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发展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原料林,巩固天保工程成果是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选择优良的品种,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林分质量是林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科研实践,选育出山区坡地纸浆材造林品系;大青杨、香杨种源间杂种无性系;山区平地用材林品系;平原农田防护林品系;纤维用材林品系;城乡防护与绿化美化品系。这些品系是多年研究成果,其对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区防治森林鼠害,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加强预测预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补以生物防治,连续治点保面,调整纯林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增强森林自身抗灾能力。在组织保障上,应做到预测预报、调查设计、防治作业、检查验收和财务决算一条龙,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均视为无效防治。把有限的防治经费,最大限度地用于森林鼠害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森林鼠害。  相似文献   
3.
应加拿大BC 省林业部的邀请,由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组成营林技术考察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和考察。现将该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简介如下: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概况BC 省是加拿大森林面积较大的一个省,森林覆盖率为56.9%,林木蓄积量为78亿立米,其中针叶树占97%,成过熟林占83.9%。1976年以来,年平均采伐面积174496公顷,出材6926万立米,年生长量为1.1亿立米,略大于年消耗量.BC 省木材产  相似文献   
4.
对重点公益林区应禁止一切经营活动,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一般公益林区要采取各种经营措施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林分质量,调整林分结构、林龄结构和树种结构;商品林区依据市场经济需求,实行定向培育。  相似文献   
5.
茶画发展到明代已经十分成熟,并且独具这个时代特色。明代茶画追求契合自然、天人合一,淡泊悠然之气更胜,独具魅力。而这其中的代表人物非唐伯虎莫属。本文通过对明代茶文化和唐伯虎的简要概述,以及对唐伯虎茶画代表作品的赏析,来认识明代茶画,乃至管窥明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50年创业历尽沧桑,与时俱进再造辉煌。 伴着新中国开发林区而诞生的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在怡人的金秋中迎来了她的50岁生日。50周年的庆典,是林业勘察设计者政治生活中华美的篇章。50年的历史,记载着全院职工献身祖国林业建设的艰苦奋斗的创业史。50年的风雨,造就全院职工坚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东北红豆杉树尖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栽培的东北红豆杉树尖作插穗进行扦插繁殖试验.采用4种不同扦插基质和ABT生根液50×10^-6,100×10^-6两种质量分数及浸液处理8和16h观察插穗生根的实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种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影响.插穗生根率在ABT生根液不同质量分数及不同浸液处理时间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与以往侧枝扦插试验相比,树尖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侧枝扦插生根率,森林土与粗河沙混合基质比其他3种基质有利于插穗主干生长.试验结果可为利用修剪下来的丛生树尖快速繁育苗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延生 《林业科技》2006,31(4):53-54
1现状 林产工业是国有森工企业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森林工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国有森工企业中的林产工业目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主要有甘葵二号、寸嗑、黑老鸹嘴、黑贝等。2、种子处理(1)播前10天进行发芽试验;2、播前4~5天人工精选种子,并晒种2~3天。  相似文献   
10.
水稻负泥虫俗称稻叶甲,又名巴巴虫。主要发生于我国东北地区和中南部及华南、西南等一些稻区。是黑龙江省水稻常发性害虫。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谷子、游草、芦苇和碱草等。负泥虫以幼虫和成虫危害水稻,沿叶脉取食叶肉,造成白色纵痕,重者造成全叶变白,以致破裂、腐烂,造成缺苗。即使存活也将造成水稻迟熟,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