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侯玉发  许晶  臧连生  王有贤  王彭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28-11729,11742
[目的]评估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吉林省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玉米螟幼虫孵化高峰期,田间施用不同剂量的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玉米螟蛀茎前和玉米收获前分别调查虫伤株率。[结果]玉米螟蛀茎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675 ml/hm2处理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处理的虫伤株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校正防治效果为79.2%~100%;玉米收获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25~675 ml/hm2处理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处理的虫伤株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校正防治效果为34.2%~82.8%。[结论]田间应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1代玉米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375 ml/hm2,8月初可再喷施1次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提高对2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活性,计算毒力回归线、致死中浓度(LC50)及95%置信限、相关系数;田间试验设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3.5、18.0、22.5和27.0g/ha,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720.0g/ha,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药后15d调查卷叶数,计算卷叶率、防治效果。【结果】96.2%乙基多杀菌素原药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LC50为0.0432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3.5、18.0、22.5和27.0g/ha时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调查,2009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4%、75.18%、83.88%和85.79%,2010年分别为72.08%、77.43%、83.33%和86.64%。【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毒力,田间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和天敌安全,是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通过卤虫初筛和小菜蛾复筛,从土壤中得到2株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编号为SN23和SN336.根据其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初步鉴定这2株活性菌株均属于链霉菌属.  相似文献   
4.
张马小流域在山东半岛及其毗邻的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防护林体系建立,沟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治沟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农林与牧结合等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5.
结合KMV模型和DCC-MSV模型,构建了一个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度量模型,以考查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排除涉及领域繁杂和主营业务不突出的行业,兼顾行业中上市公司数量,最终选择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5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各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均大于0.5,且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说明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在增强、传染程度在加深;交通运输、仓储业与其它4个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均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作为基础产业,该行业对其它行业的影响比较深远;房地产业与社会服务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比较明显,可能是因为二者具有共同的信用风险传染影响因素,即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与社会服务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最强,且相对稳定,其原因可能是这二个行业均受交通运输、仓储业影响,它们本身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高萍  胡强  王彭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37-3239
利用球孢白僵菌菌株Bb-2(Beauveria bassiana Bb-2)活体孢子和代谢产物对2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和桃蚜(Myzus persicae)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b-2在1.1×107、1.1×108、1.1×109个孢子/mL 3个浓度下,对2龄小菜蛾幼虫和桃蚜均表现出较高的侵染力.在高浓度(1.1×109个孢子/mL)条件下,2龄小菜蛾幼虫的4d累计死亡率为75.0%,桃蚜的4d累计死亡率为92.5%.在低浓度(1.1×107个孢子/mL)条件下,2龄小菜蛾幼虫的4d累计死亡率为36.7%,桃蚜的4d累计死亡率为47.7%.菌株Bb-2发酵液对2龄小菜蛾幼虫和桃蚜均有一定的活性,且对桃蚜的活性明显高于对小菜蛾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白僵菌Bb2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麦蚜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僵菌Bb2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5.0~6.0.孢子萌发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测定结果表明,Bb2菌株对两种小麦蚜虫的毒力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株链霉菌发酵液的杀虫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菌株,分别以叶片夹毒法和玻片浸渍法检测该菌株发酵液对小菜蛾和二斑叶螨的杀虫活性,48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1.7%和56%.通过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在60℃以下、偏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是一株值得深入研究的杀虫抗生素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