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耳其位于亚州西南部,地处地中海东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旱。土耳其盛产向日葵,种植面积已达50多万分顷,居世界第五位。其向日葵主要分布在马尔马拉海周围的9个省份中,占全国向日葵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均于首篇“几种旱田作物在轮作中地位研究”一文中,已详述之。这里直叙结果与分析。一、不同作物茬口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轮作效益和连作障害也与土壤水分有关,有的作物生育期中耗水较多,使后作物土壤水分较少,在春旱情况下影响后作出苗和生长;相反情况,则有利于后作的播种和苗期生育,本研究得出了这种明显的趋势。表1说明,在不同作物收后和次年春旱季节里的土壤水分是不同的。以草木樨茬土壤水分最少,顺序为:草木樨<向日葵<大豆<高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取统一方案,统一供种,院内外结合,小区试验和生产相结合,年度重复和多点试验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的。1980~1981年在辽宁省农科院、建平、康平、阜新、北票、彰武等县八个单位联合进行了向日葵密度与种植形式的研究。一、处理与试材试材为阜新大喀(食用型),辽葵一号(油用型)。密度为:食用型:700、1100、1500、1900、2300、2700、3100、3500(株/亩)。油用型:2000、2400、2800、3200、3600、4000、4400(株/亩)。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换种植各种作物的经验,即轮作。合理轮作就是作物的轮换种植次序和年限使整个轮作周期获得均衡而稳定的增产,同时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然而,至今还未见到对作物茬口反应作一量的评价和判断。而只能对茬口作以比较如“好茬”、“坏茬”、“红茬”、“白茬”、“甜茬”、“苦茬”、“油茬”、“草茬”、“肥茬”、“瘦茬”等不具体的概念来形容。为了使茬口反应也引上量的范畴,建立具体的茬口指数数量,来比较衡量各作物间的茬  相似文献   
5.
目前,建立轮作体系主要依据作物构成、前后作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除病害外,在土壤微生物对作物茬口影响方面研究甚少。受政策需要和商品价格的推动,某些主栽的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在轮作中比例较大,趋向连作。因此,研究连作与轮作的机理,已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各作物轮、连作的不同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反应相当活跃,甚至成为连作障害的要因。为了进一步寻找连作障害因子,1983~1984年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一、土壤微生物的效应为了揭示土壤微生物对各作物生育的影响,进行了无菌土壤与有菌土壤盆栽效果试验。1983年,播种前采取玉米、大豆、向日葵、草木樨连作试验区中垄台,0~20cm 表层  相似文献   
6.
7.
8.
作物栽培学家、高梁专家、沈阳农学院教授徐天锡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研究了高梁的高产理论和抗性生理;他主张采用中、早熟粮食作物品种晚播密植获得高额产量;他是在轮作中安排短期填闲绿肥作物和将垄上播种改为平地播种的倡导者。在作物栽培学方面,他认为作物生物学是它的基础,农艺师应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和种植技能。徐天锡教授还发展了作物栽培制度理论。在建校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对这位才华出众的老师是十分怀念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定位试验、盆栽、化验、电镜等手段,对向日葵茬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产量、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田间杂草、病虫发生以及根际微生物等方面取得了科学数据。主要结论是:向日葵茬口反应与玉米茬相当接近,并与土壤肥力有关,提出茬口指数概念,用数值来反映茬口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轮作抑制病、虫发生,连作则加重病、虫危害。很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和广大农民的注意,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又为此提供了数据。一、连作与病害发生在三个不同年份,从苗期~开花后期的调查中,向日葵连作区的叶部斑病病情指数最高,发病最重。玉米、谷子茬发病较轻。发病茬口顺序为向日葵连作>高粱茬>草木樨茬>大豆茬>玉米茬>谷子茬。营口县所1981年调查,高粱黑穗病的发病率与连作有关。种在玉米茬上的高粱黑穗病只有2.0%。迎茬高粱发病率为12.0%,连作3年为3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