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水稻一直以来是黑龙江省的优势农作物,黑龙江省水稻种植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稳定增长、 20世纪90年代的飞速发展和"以稻治涝战略"实施的快速发展期。近10多年来,伴随农业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实施,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下,黑龙江水稻生产再次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在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的前提下,黑龙江稻米产量稳中有升,工业用粮消费增加;大米进出口量、额均增加,市场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针对黑龙江稻米产业链短、品牌多而杂、营销观念落后等问题,提出未来应着力于延长产业链、整合区域品牌、加大优质品种研发和推广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庭院是农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等多种特殊价值。自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战略的实施,使乡村庭院经济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从黑龙江省乡村庭院经济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地情况提出乡村庭院经济发展内容应与当地主导产业相配套,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庭院产品,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乡村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乡村庭院区位,协调庭院经济区域发展布局,发挥地方农技推广部门作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引导,重视典型宣传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莹  王敬元  段新宇  谷英楠  张毓 《蔬菜》2023,(10):48-52
摘要:为实现蔬菜产业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为例,总结了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分析元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种植成本明显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型农业人才缺乏等,并提出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健全蔬菜市场机制、提升蔬菜品牌效益、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提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河市作为中国最北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进一步统合地域资源,形成新支撑;释放发展潜力,产生新效应;做优文化供给,筑牢意识共同体;维护国防安全,促进边安业兴;增加边民收入,促进边强民富。基于此,黑河市应立足区位及交通优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冰雪文化、“中俄双子城”和“极境寒养”等文旅元素内涵,通过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创意设计、主体参与、宣传引导等方式赋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四大新引擎”驱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优化供给”打造旅游品牌,以“政策组合拳”培育市场主体,以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产生“1+1>2”的效应,更能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促进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在种植、生产和销售方面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品质退化、加工企业效益低等问题。为促进黑龙江省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提高产能及效益,基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统筹实地调研信息和文献资料,分析了2016—2021年黑龙江省在水稻品种选育、生产种植、粳稻质量、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变化特征,提出加快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建议,包括建设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及强化稻米加工业发展等措施,为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多种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