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现代国际贸易由关税壁垒向非关税壁垒过渡的背景下,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为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标准化工作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密切相关,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甘肃省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过程中,在和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性规范为支撑的世界贸易体系融合的过程中,除要进一步完善我省的标准化法律法规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法规的制定,利用国际贸易法规和标准促进和保护我省优势工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加速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推进我国完成工业化建设,从而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讨论了其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闲暇活动是老年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对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作用,而移民社区的老年人闲暇生活构建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X县G、S移民社区老年人闲暇活动和活动设施建设的缺失,并从政府、社区、老年人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合理配置社区养老设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4.
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规范化发展的现实要求,针对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管理体制不适应、标准体系脱节、意识淡薄和立法滞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加快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及增强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等方面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甘肃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实现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战略效应,促进农业产业化,进而形成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保证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该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分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实可能性,并指出家庭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弊端:诸如人口结构等的变化导致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机构养老供需紧张,进入门槛高、费用高等问题,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培育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教育专业,已列入199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中,明确提出其业务培养目标是中等职业教育农产品贮运与加工类课程师资。及时研究该专业或师资班的现状、教学方案、技能培养等,对在有限时间内获得较...  相似文献   
8.
随着兰州高原夏菜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设施农业这种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兰州高原夏菜生产环节中的重要支撑平台。目前,兰州设施农业普遍存在发展滞后的现状。设施农业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发推广有效促进了兰州设施农业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对中国农村社区养老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和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重视的背景下,为使广大农村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破解中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实现构建中国幸福家庭、和谐农村的新目标,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兰州市社区养老模式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对于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社区养老问题提供了借鉴性的指导意义,这种符合实际的创新性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是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功能问题繁多等困境解决的一种模式上的有益探索。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中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多种类的服务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意识的培养等经验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养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甘肃省十地市调研,得到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生“九五”就业流向趋势和基层单位对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生“九五”期间在基层农业部门就业比重逐年增大,一次就业率逐年下降,部分专业已基本饱和;基层单位对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生的整体评价较好,但认为个别方面能力还有所欠缺;各地区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需求各不相同;希望学校能在培养层次、专业设置、知识更新、学生能力技能以及与基层合作等方面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