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辽阳燕州产业集团采取"公司+大学+农户"的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施以酿酒葡萄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中高档葡萄酒产业化项目,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由400元增加到4000元,是1998年之前只种高粱、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收入的近10倍.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果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oculn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在辽宁省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病毒侵染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GMMV在辽宁省的营口、鞍山、沈阳、丹东、大连、辽阳等地均有分布;在供试的5科21种植物中,病毒仅可侵染葫芦科的西瓜、黄瓜、葫芦、南瓜、角瓜、甜瓜、瓠瓜7种植物,并表现系统花叶症状.该病毒致死温度95~100℃,稀释限点104~10-5,体外保毒期119d.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直棒状,长300nm,宽15nm.RT-PCR检测表明,盖州、台安、新民的西瓜花叶样品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两瓜株系.利用春秋两季大棚栽培西瓜接种试验表明,西瓜感染CGMMV后,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结瓜稍小,自根西瓜产量减产幅度很大,秋季大棚减产38.7%~47.6%,春季大棚减产11.4%~19.4%;采用葫芦嫁接的两瓜产量损失变化较小,秋季大棚减产3.4%~17.5%,春季大棚减产2.5%~9.1%.另外,研究结果表明,CGMMV侵染直接导致西瓜倒瓤,使西瓜丧失食用价值,血清学检测倒瓤西瓜携带CGMMV.  相似文献   
4.
发展辽宁蚕桑生产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航 《中国蚕业》2002,23(4):50-51
蚕桑生产在辽宁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主导产业.特别是建国以来,辽宁的蚕桑生产几度兴衰,使关心辽宁蚕业的人们对辽宁能否发展蚕桑生产产生了疑问.近年来,随着辽宁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很多地区将蚕桑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产业,栽桑养蚕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因此,讨论解决辽宁蚕桑生产能否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省蚕桑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结历史,研究当前,展望未来,明确方向,已成为全省蚕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对西瓜产量、品质及种子带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瓜不同时期接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后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种子带毒的影响。西瓜植株接种CGMMV越早其生长受到抑制越明显,砧木期、嫁接后定植前、定植期、压蔓期、授粉期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长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结瓜以后接种CGMMV对西瓜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压蔓期前3个生育期接种该病毒,西瓜产量损失分别为56.49%、55.48%和51.14%。而压蔓期以后接种该病毒,西瓜产量损失与对照相比仍分别降低17%、13.1%和14.35%。关于倒瓤情况,压蔓期前接种该病毒可导致西瓜果实100%倒瓤,压蔓期、授粉期接种处理西瓜倒瓤率分别为48%和34%,即使结瓜后再接种病毒西瓜倒瓤率仍高达18%。血清学检测表明,压蔓期前接种的西瓜其果肉和种子均携带CGM-MV,带毒率达100%;结瓜后再接种CGMMV西瓜种胚和果肉的带毒率仍然高达64%。检测种胚和果肉病毒含量表明,接种时期越早病毒含量越高,但结瓜后接种仍有较高的病毒含量,种胚和果肉的病毒含量分别达5.98 mg/mL和5.64 mg/mL。  相似文献   
6.
王文航 《新农业》2010,(1):45-47
<正>2010年辽宁植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农委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大  相似文献   
7.
蚕业生产是我省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其中,柞蚕放养量、蚕茧产量均居全国及世界首位,柞蚕茧产量占全国70%,占世界60%,是全国柞蚕生产基地。桑蚕生产近年来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蚕业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的蚕业生产已成为全省农业种植业的七项主导产业之一,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8.
发挥资源优势 做强做大柞蚕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农民、农业和农村,关键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柞蚕业是辽宁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强做大,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辛硫磷、敌敌畏、敌马合剂、马拉硫酸等药剂防治柞蚕场天幕毛虫的最佳施药时期为天幕毛虫的1龄期,在辽宁省盖县为4月下旬的25日左右;适宜施药量50%辛硫磷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为5克/亩,60%敌马合剂和50%马拉硫磷乳油为10克/亩。  相似文献   
10.
王文航 《新农业》2004,(2):27-28
辽宁农业生产面临资源与市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等主要矛盾的双重压力。这种情况,无疑给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4年全省植物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