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钾肥和吲哚-3-乙酸(IAA)的相互作用对调控小麦-麦长管蚜-短翅蚜小蜂载体植物系统内3个营养级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外源浇灌含223.5、447和894 mg/L KCl的Hoagland营养液和喷施0、50、150和250 mg/L IAA溶液的组合,研究了其对小麦叶片各生理指标、麦长管蚜体重差及体内代谢酶活力、短翅蚜小蜂体长及体内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KCl和IAA组合对3个营养级的影响差异显著。447 mg/L KCl与150 mg/L IAA处理下的小麦叶面积最大,为9.57±0.16 cm2;223.5 mg/L KCl与50、250 mg/L IAA处理组的叶片含水量最高,达89.69%;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处理组是447 mg/L KCl与250 mg/L IAA;麦长管蚜体重增长最多及短翅蚜小蜂体长最长的处理组均为447 mg/L KCl与50 mg/L IAA;各处理组对3个营养级酶活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KCl和IAA在多个指标中表现出交互效应,表明选用合适的组合不仅能饲养出优异的适宜繁殖寄生蜂的替代寄主,还可最大限度地培养优秀蜂源。  相似文献   
2.
非热处理对蜂花粉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莎  王斐然  赵柳微  吴黎明 《核农学报》2020,34(8):1754-1762
为探究更有利于保留蜂花粉原有营养和风味的杀菌方法,本研究分别用辐照、超高压和高压静电场3种非热杀菌技术处理蜂花粉,并测定营养及风味的指标。结果表明,7 kGy辐照、500 MPa超高压、30 kV高场强处理对蜂花粉中的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且辐照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超高压和高压静电场对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经500 MPa超高压处理后,蜂花粉脂类含量增加了23.3%,酚酸等活性成分含量增加,且其抗氧化活性降低程度最小,颜色和风味最接近未处理蜂花粉;30 kV高场强处理后,蜂花粉抗氧化活性显著下降、颜色偏深偏暗;7 kGy辐照处理后产生了明显的辐照味。综上,蜂花粉经超高压灭菌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保持蜂花粉原有品质。本研究为非热杀菌技术在蜂花粉加工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滴丁酸具有药效高、价格低的优点,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防除禾本科作物的双子叶杂草、莎草、及某些恶性杂草。为从分子层面上考察2,4-滴丁酸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本试验选择牛血清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S)、圆二色光谱(C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一分子的2,4-滴丁酸能够与一分子的牛血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蛋白的内源荧光被猝灭,这个过程主要靠疏水作用力驱动,同时也伴随着蛋白构象的改变,以此判断两者的结合机制属为静态猝灭。研究表明:2,4-滴丁酸具有潜在的环境毒性,同时也为今后评价其在人体的致毒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