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涛  王昆昆 《当代农业》2009,(10):38-38
一、青贮窖的管理 要经常检查,每周至少1次,遇有鼠洞或膜破损,应及时修补好。青贮窖应防止牲畜践踏,窖顶应有遮盖物,四周搞好排水沟。发现窖有裂缝或下陷的地方,应及时填土压实,防止空气、雨水进入以及腐败细菌、霉菌等的侵入和繁殖。  相似文献   
2.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包括原料的选择、青贮设施建设和调制技术等环节。  相似文献   
3.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包括原料的选择、青贮设施建设和调制技术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一、青贮窖的管理 要经常检查,每周至少1次,遇有鼠洞或膜破损,应及时修补好。青贮窖应防止牲畜践踏,窖顶应有遮盖物,四周搞好排水沟。发现窖有裂缝或下陷的地方,应及时填土压实,防止空气、雨水进入以及腐败细菌、霉菌等的侵入和繁殖。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制剂对不同比例苜蓿和披碱草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昆昆  玉柱  邵涛  刘平督 《草业学报》2010,19(4):94-10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制剂添加量(lactobacillus)对不同比例苜蓿和披碱草45d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苜蓿和披碱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除了70∶30混贮比例外,其他混贮比例都改善了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以30∶70混贮比例效果最好;添加剂和混贮比例对青贮的发酵品质有交互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在各个混贮比例中,都以添加0.0250%的乳酸菌制剂效果最好,pH值降得最低,氨态氮含量生成最少,青贮V-Score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青贮饲料基本保持了青绿多汁饮料的营养,并改善了适口性,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成为调节青绿饮料性余缺,提高饲用价值的重要措施,本刊特邀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邵涛,分专题撰写青贮饲料的生产技术,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7.
明确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种植区土壤磷(P)库现状,评估土壤磷淋失风险,以期为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合理施磷提供参考。2018年4—5月在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典型种植区域的14个省(市/区)采集油菜收获后的耕层土壤样品247个,测定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和可溶性磷(CaCl2-P)含量,并参考土壤全磷和Olsen-P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种植区域土壤磷丰缺现状,建立Olsen-P与CaCl2-P之间的定量关系。还根据Olsen-P分级选取72个样本进行Hedley磷分级测试,分析了水稻-油菜轮作种植区域土壤磷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种植区域耕层土壤全磷、Olsen-P和CaCl2-P平均含量分别为0.62 g·kg-1、23.2 mg·kg-1和0.49 mg·kg-1。土壤全磷在长江上、中、下游间无明显差异,区域整体48.6%处于丰富状态。土壤Olsen-P缺乏和过量的现象并存,占比分别为23.1%和31.1%,土壤Ol...  相似文献   
8.
一、取用方法 开窖时,先清除窖口边封盖的泥土杂物、长方形窑应从逆风一端开口,在一个横断面上分段取料,每天至少取6-7厘米厚。取后的横断面要保持水平垂直,切不可以打洞的形式侥深处掏挖,以免其表面暴露,气温较高时引起二次发酵。  相似文献   
9.
邵涛  王昆昆 《当代农业》2009,(11):38-38
一、取用方法 开窖时,先清除窖口边封盖的泥土杂物、长方形窑应从逆风一端开口,在一个横断面上分段取料,每天至少取6-7厘米厚。取后的横断面要保持水平垂直,切不可以打洞的形式侥深处掏挖,以免其表面暴露,气温较高时引起二次发酵。  相似文献   
10.
稻草覆盖还田对直播冬油菜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冬油菜产量常受限于季节性干旱、冬季低温以及土壤肥力较低等因素。考虑到秸秆还田有培肥土壤的优势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草过剩的现实,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油轮作区稻草覆盖还田对直播冬油菜生长的影响,探讨稻草整株覆盖还田对直播油菜生育期内密度、株高、根茎粗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4 2015和2015 2016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场进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不施肥稻草不还田(CK);2)不施肥稻草覆盖还田(S);3)单施化肥(NPK);4)稻草覆盖还田配施化肥(NPK+S)。施肥处理(NPK、NPK+S)肥料用量为N 180 kg/hm^2、P2O5 60 kg/hm^2、K2O75 kg/hm^2、硼砂15 kg/hm^2。分别于油菜苗期、蕾薹期、花期、角果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油菜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并在田间监测油菜生育期内密度、株高和根茎粗。[结果]稻草覆盖还田提高土壤最低温度0.6~1.2℃(播后95天),降低土壤最高温度0.8~1.8℃(播后184天),缩小土壤温度变幅2.3℃(播后95~184天),提高土壤平均含水量8.0%~8.9%(播后48~184天)。与稻草不覆盖相比,稻草覆盖还田减少冬油菜80%以上的出苗密度;与出苗密度相比,成熟期CK、S、NPK和NPK+S处理的密度分别降低71.3%、40.3%、69.5%和32.1%,稻草还田处理的油菜生育期内密度降低幅度小于稻草不还田处理。油菜成熟期S处理的根茎粗和株高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22.7%和8.3%,NPK+S和NPK处理株高和根茎粗无明显差异。两年结果表明,S处理的最大生物量较CK平均增加了88.6%,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的地上部苗期生物量降低3.7%~27.9%,角果期生物量平均增加28.1%。CK和S处理氮、磷和钾素积累量均在蕾薹期花期差异较大,成熟期S处理的氮、磷积累量分别较CK高28.6%~268.2%、93.3%~253.1%,两年增产率分别为218.8%和28.5%;施肥处理(NPK、NPK+S)冬油菜氮、磷和钾积累量随生育期持续增加,均在角果期达到最大值,与NPK相比,NPK+S处理分别提高成熟期油菜氮、磷和钾积累量18.1%~19.1%、23.7%~36.9%和28.3%~56.9%,两年分别增产1811和1032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25.6%和20.3%。[结论]稻草覆盖还田能缓解气温骤变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保持土壤含水量,缓解土壤干旱。稻草覆盖还田前期抑制直播冬油菜的出苗密度,后期可维持冬油菜密度的稳定,同时对冬油菜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养分吸收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