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农作物秸秆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肉用绵公羊为试验动物,以青贮玉米秸为对照材料,采用半体内尼龙袋法对不同产地的6类19个秸秆样品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DM和NDF的瘤胃降解规律相近,48 h后趋于稳定,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ED)最高的为藤蔓类的地瓜秧和花生秧,接近青贮玉米秸,玉米秸、大豆秸和稻草秸较低,小麦秸最低(P0.05);DM和NDF有效降解率与粗蛋白质(CP)、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相关性较强(P0.01),拟合方程分别为DMD=0.9900+0.3270 CP-0.8099 NDF-0.1880 ADF(R~2=0.8860,P0.0001)、NDFD=0.5111+0.3833 CP-0.1519 NDF-0.3963 ADF(R~2=0.7585,P0.0001)。地瓜秧和花生秧在瘤胃中降解快,可作为肉羊较好的饲料来源,而玉米秸、大豆秸、稻草秸和小麦秸在瘤胃中降解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以泰农18为试材,在播种密度(基本苗)405.0万株/hm2条件下,研究两个不同地力水平和适度早播(10月1日)、适播(10月8日)和适度晚播(10月15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地力水平下小麦籽粒产量较高但氮素利用率偏低;同地力条件下,适当推迟播期,通过协调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仍可维持与早播和适播条件下相当水平的籽粒产量;虽然推迟播期降低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但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两者互补,所以适当推迟播期氮素利用率仍可维持与早播和适播相当的水平。因此,在不同地力水平下,适当推迟播期可以调控冬小麦冬前群体免受冷害和寒害的影响,维持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但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或相同机制的除草剂也引发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抗性杂草种类逐渐增加, 抗性形成机制复杂, 导致农田杂草的治理难度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除草剂靶标位点基因的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的靶标抗性, 另一种是杂草对除草剂吸收、转运、固存和代谢等一个或多个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导致的非靶标抗性。本文综述了杂草对9类不同作用方式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抗性杂草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评价喷雾助剂对除草剂减量施用下的增效调节作用,采用仪器分析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7种助剂对烟嘧磺隆的药液特性和除草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7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增加药液铺展直径。杰效利对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降低作用和药液铺展直径的增加作用好于其他助剂,添加杰效利0.05%~0.2%后烟嘧磺隆药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了41.52%~47.69%,接触角降低了49.87%~66.23%,铺展直径增加了59.94%~150.13%;渗透者、倍创和迈丝可以显著延长液滴干燥时间,与未添加助剂相比干燥时间分别增加了3.84%~36.69%、17.20%~23.57%、3.02%~18.0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渗透者和迈丝对烟嘧磺隆的增效作用好于其他助剂,能够降低烟嘧磺隆使用量达25%~40%,可以作为烟嘧磺隆的有效助剂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甘薯渣是淀粉厂的下脚料,国内外每年废弃量相当大,严重污染环境。通过对甘薯渣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甘薯渣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是优质的饲料资源,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不同喷雾助剂对苯唑草酮减量施用下的增效作用,采用仪器分析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7种助剂对30%苯唑草酮悬浮剂的药液特性和杂草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干燥时间,增加药液铺展直径。其中,杰效利对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影响最大,迈丝和渗透者对干燥时间的影响最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迈丝和渗透者对苯唑草酮的增效作用好于其他助剂,苯唑草酮的田间用量可以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明确播期对高产小麦抗倒性的调控效应,以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5为材料,设置早播(10月1日)、传统播期(10月8日)和适期晚播(10月15日)三个播期,研究了播期对冬小麦抗倒性相关形态学指标、抗倒指数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冬小麦的抗倒性有显著影响,与早播和传统播期相比,适期晚播小麦的基部节间长、株高和茎秆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小麦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壁厚显著增厚,充实度增加,显著提高了茎秆机械强度。相关分析表明,小麦抗倒指数与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机械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9**)。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播期对小麦基部第二节间长和株高的调控均极显著影响植株的重心高度,并通过影响基部节间充实度影响机械强度。适期晚播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减少,穗粒数增加,千粒重维持不变,可获得与早播和传统播期处理相当水平的籽粒产量。因此,适期晚播可在显著增强小麦抗倒能力的同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的危害也显著加重。掌握苘麻在大豆田中的发生规律, 抓住防除苘麻的关键时期, 可以更好地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除策略。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分析了苘麻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拔除处理的苘麻种群数量达79.0株/m2, 显著高于不拔除处理的苘麻累计出苗数18株/m2, 且不拔除处理苘麻累计出苗数比其最高值33.8株/m2减少了46.75%。5月下旬到9月初苘麻的株高及鲜重变化曲线呈S形, 即表现“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大豆播种后10~20 d为苘麻出苗高峰期, 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苘麻快速生长期, 7月下旬苘麻进入开花结实期, 8月中旬苘麻种子逐渐成熟, 9月初苘麻种子大部分成熟。单株苘麻的生物量和结籽量随着出苗时间的推迟而降低。5月下旬到7月上旬出苗的苘麻均能开花结实完成整个生长繁殖过程, 且出苗越早的苘麻开花期越长, 苘麻蒴果的平均直径更大, 单蒴果平均种子数更多, 结实能力更强。7月中旬以后出苗的苘麻不能开花无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