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室内抑菌筛选和田间小区及生产试验,从当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中,筛选出对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3种药剂及最佳使用浓度:90%新植霉素150mg/L,细菌清200 mg/L和72%农用链霉素150 mg/L,其防效分别为73.6%,72.7%和70.7%,且药效稳定,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有贤  王卓  臧连生  侯玉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22-10923,10926
[目的]评估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配对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期,在长春和吉林2个地区田间施用不同混配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结果]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相比,2个地区施用各混配浓度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各混配浓度药剂后,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的防治效果为75.0%~100%,对白穗的防治效果为75.6%~94.9%,对虫伤株的防治效果为62.5%~91.9%。[结论]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可有效控制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造成的为害,田间应用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防治二化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267.0+333.0)ml/hm2。  相似文献   
3.
B型烟粉虱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在各大洲都有广泛分布,是热带、亚热带及相邻温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国际上对烟粉虱的研究十分广泛,已报道的生物型多达20余种。其中B型烟粉虱由于寄主范围广,产卵量大,吸食汁液多,传播植物病毒病多,抗药性强,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已受到世  相似文献   
4.
王有贤  臧连生 《吉林农业》2010,(10):111-111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省,能否选购优质玉米种子是获得粮食丰产的关键环节,文章浅析了玉米种子选购及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侯玉发  许晶  臧连生  王有贤  王彭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28-11729,11742
[目的]评估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吉林省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玉米螟幼虫孵化高峰期,田间施用不同剂量的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玉米螟蛀茎前和玉米收获前分别调查虫伤株率。[结果]玉米螟蛀茎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675 ml/hm2处理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处理的虫伤株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校正防治效果为79.2%~100%;玉米收获前,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25~675 ml/hm2处理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处理的虫伤株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校正防治效果为34.2%~82.8%。[结论]田间应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1代玉米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375 ml/hm2,8月初可再喷施1次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提高对2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改变垄向,实现对太阳光能利用最大化;实行宽窄行种植,确保部分土地休闲;增加种植密度,保证增产增收.我市在示范推广此项工作中,根据东部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取消了留高茬环节,休闲的土地采用地膜覆盖,膜上摆放黑木耳,从而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又实现了有限土地上超倍增收,有关技术环节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从而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刺激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发展,在农业市场机遇来临之际,吉林省顺应市场的发展,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贤 《农业与技术》2013,(10):216-216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科技支撑,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服务于现代农业,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一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