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风干处理对常见针叶植物叶中紫外吸收物质含量没有影响,60℃水浴提取1h或浸泡7天的方法都能有效提取出针叶中的紫外吸收物质;针叶中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可用A300·L·g-1FW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首先采用SE-DEA(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1997-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按4大经济主体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统计期内,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处于无效率状态,并且农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进一步以测算的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基础,动态分析了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理论,对2000-2014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协调系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新疆2020年、2025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2000-2014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699 3hm~2上升到2014年的4.100 5 hm~2,年均增幅为5.86%。新疆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在1.400 3~1.585 2 hm~2,且有逐年缓慢减小的趋势。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人均生态承载力缓慢减小,造成生态赤字逐年扩大,人均赤字额由2000年的0.232 9 hm~2扩大到2014年的2.700 2 hm~2,赤字率由2000年的15.88%上升到2014年的192.82%。资源利用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协调度不断下降。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将上升到6.496 4 hm~2,2025年将达到9.586 4 hm~2。2020年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预计下降到1.294 7 hm~2,2025年为1.212 5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2020年下降到0.649 9 hm~2,2025年预计为0.478 0 hm~2。基于此,提出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缓解新疆生态赤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目前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发展良好,但是产后高损耗问题比较突出。结合新疆地区农产品损耗现状,分析了导致农产品高损耗的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关键环节,进而提出了降低损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出现的新问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提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对策,高度体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时代性、务实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7.
兵团农产品流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场现行的农产品内部收购政策造成了“农产品流失”,它严重影响了团场和职工家庭利益的实现,成为团场干群矛盾的焦点。重新界定土地承包经营的剩余索取权,取消农产品内部收购政策,推行农产品营销合作制,是兵团治理“农产品流失”的可能途径。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兵团或师而不是团场应当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疆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规模和主要林业工程财政投入情况,分析林业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的效果,提出林业生态建设除了要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外,还要实现财政投入主体多元化,扶持林业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使建设资金由“输血”变为“造血”方式,以维持生态建设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永静  程广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49-4949,4952
日本的环境保全型农业是在保证安全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农业自身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多方面机能与价值,不断深化和完善农业生产技术,确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其经验及做法对我国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有其积极正面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企业制度的不完善等,产生了许多负面现象,导致职务消费失控。职务消费失控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正确可行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以激励为导向、公开、并有效监督的职务消费薪酬化的新体制,加强企业家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企业家队伍健康发展,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