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1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破伤风俗称干痂风、锁口风,是马属动物较为常见的疫病.当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不仅疗程较长,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发现中西医结合对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具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正规牛场荷斯坦奶牛牛群档案和生产性能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发现初产月龄在25~27月的奶牛利用年限最高,初次产犊月龄在24-29月之间的奶牛生产性能较高,以期对畜牧生产工作有所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刺猬是一种野生动物,其皮、心、脑、肝、胆、肾皆可入药。刺猬生长速度较快,食性杂,易饲养,是城乡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一、饲养场地的选建。刺猬胆小易惊,喜静怕光,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为适应刺猬习性和便于日常管理,场地应选择在安静处、尽量避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质量水平较之前有了较大的飞跃,人口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许多教育问题。如农村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城乡差距大,教育质量低下,教学效果差,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针对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问题,必须综合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多方面致力于提升农村的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 建立了凝望星空百合(Lilium ‘Star Gazer’) 愈伤组织和西伯利亚百合(Lilium ‘Siberia’) 叶片的遗传转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以愈伤组织和叶片为受体, 均能取得较理想的转化效果; 根癌农杆菌OD600介于0.5~1.0时, 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 40 mg·L - 1的潮霉素对愈伤组织和叶片有很好的筛选效果; 在共培养培养基中, 去除NH4NO3对提高百合转化效率有极显著的效果。对转基因百合进行PCR检测, 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百合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稻的愈伤组织作受体, 采用PIG基因枪法, 首先成功地将Bt基因[cryIA(b)]连同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栽培水稻品种中国91, 选育出纯合稳定的株系T91系. 然后将T91系与黄淮区主栽品种豫粳6号杂交, 并辅以标记基因选择, 选育出纯合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转Bt基因株系C48.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Xa21基因转入C48, 根据标记  相似文献   
7.
<正>在没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地区,生猪的免疫接种一直以来是非常困难的事。养殖者不配合,大多不让村级防疫员进圈给猪做防疫,多半采用自免的方式。对于养殖者的自免,兽医管理部门很是担心。因为多年来生猪抗体水平不高,就说明了养殖者自免存在漏洞。鉴于此种情况,米东区兽医站采取了集中免疫的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其养殖过程中各类疾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猪流感,猪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种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不科学的救治将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就会给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人们的饮食安全也带来很大程度的威胁,所以,对猪流感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对猪流感的治疗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9.
百合LiLFY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百合的LFY类基因,检测百合中LFY类基因的拷贝数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 RT-PCR结合RACE的策略克隆百合的LFY类基因,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百合中LFY类基因的拷贝数,通过RT-PCR分析LiLFY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包括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的LiLFY1基因的cDNA序列。与已克隆的LFY类蛋白的同源性分析表明,LiLFY1编码的蛋白与单子叶植物水稻和玉米的LFY类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二倍体百合中有2个拷贝的LFY类基因。LiLFY1基因在百合的幼嫩花芽和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而在根、茎、成熟的叶片和成熟花的各轮器官中不表达。【结论】百合的LiLFY1基因与已克隆的其它作物的LFY类基因高度同源,在百合的顶端分生组织和幼嫩花芽中表达,LiLFY1基因的克隆将有助于调整百合开花时间的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抗白叶枯病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符合基因对基因模式。在水稻中已经确定了19个抗病基因(R基因),其中Xa1和Xa21已被克隆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在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已克隆到了4个无毒基因(Avr基因)。本文以水稻的广谱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1基因为主,综述了水稻R基因的起源、进化、抗性特异性,病原菌Avr基因的进化,R基因和Avr基因之间的互作以及由于这种互作而导致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分子机制,并对通过基因工程利用R基因和Avr基因增育抗病水稻种质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