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棉酚和单宁酸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和消化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作者利用昆虫人工饲料测试了棉酚和单宁酸对棉铃虫幼虫生长、营养指标以及中肠主要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酚和单宁酸均能显著地抑制幼虫的生长,但二者之间无交互作用,其中单宁酸的作用较棉酚强。含3%棉酚或单宁酸的人工饲料,饲喂4龄幼虫48h后,可引起幼虫近似消化率减小和食物转化率增大,但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变化。棉酚在离体条件下对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在活体条件下,上述酶活力无显著变化,仅有中肠总蛋白酶活力下降。单宁酸在离体条件下对类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而对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无作用:在活体条件下,仅总蛋白酶活力和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由此可知,棉酚和单宁酸对棉铃虫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幼虫中肠蛋白酶活力和食物消化率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经过大田多次抗虫鉴定的柿花品种为材料。分析并阐明了棉花品种的各虫食部位内棉酚和可水解丹宁的含量与棉铃虫幼虫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酚和可水解丹宁是影响幼虫生长的重要抗生物质,棉花对棉铃虫化学抗性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虫食部位内二者含量的高低.苞叶、花萼和花瓣内富含抗虫物质,是重要的抗虫部位.棉酚和可水解丹宁含量在不同的品种内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抗虫品种 HG-BR-8以高浓度的棉酚为主要扰性因子,而抗虫品种花苞棉则通过棉酚和可水解丹宁双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寄主大小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和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在27℃下、室内人工饲养的棉铃早和棉铃早齿蜃 为材料,研究了寄主大小对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大小对雌蜂产卵有显著的影响。寄生率随寄主体重增加而降低,在被寄生产卵的棉铃虫幼虫中,体重小于18mg的占92%,大于18mg的幼虫不适宜该寄生蜂产卵;人工饲料上饲养的棉铃虫幼虫,自孵化后的136h为适合被寄生的时段,对数据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寄主寄生时体重与蜂近似幼虫体重、蜂近似幼虫体重与成蜂体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尤其在雌蜂上表现得更为显著;成蜂在一定的范围内,体重越大,寿命越长,体重过大或过小,寿命均有下降的趋势,寄主大小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害虫防治中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琛柱 《世界农业》1992,(12):28-29
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和蛋白质,它能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和变构部位结合,抑制酶的催化活性。当昆虫取食含蛋白酶抑制剂的食物后,由于消化功能受阻,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但对人类则鲜有毒害。 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中分布甚广,在许多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大麦、燕麦、豆类、番茄和马铃薯中均有存在,多见于种子和块茎内。它们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起防御作用,也可  相似文献   
5.
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理害虫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理害虫展望王琛柱黄玲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面向21世纪,随着人口的激增,耕地面积的锐减,发展可持续农业势在必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已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如对水质的污染、对天敌的杀伤及其在粮食中的残留等,威胁到人类...  相似文献   
6.
二代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取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被害率、相对取食量和严重被害率三个指标,对被害棉蕾十二个部位的解剖观测,详细揭示了二代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取食部位和侵害路径。棉铃虫低龄幼虫对花蕾各部位均取食为害,但取食量不等,嗜食性不同。花药、柱头、花丝、花柱、雄蕊柱和花冠管,相对取食量大,且嗜食性好,是低龄幼虫为害的主要部位;苞叶、花萼和花瓣,相对取食量大,但嗜食性差,是抵抗棉铃虫侵入的主要有效部位,可阻止31%的幼虫进入蕾内,其中以花萼作用最大。低龄幼虫有躲避油腺取食行为,但随着幼虫日龄的增加这种选择取食行为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测定了棉铃虫对 30种氨基酸、10种糖类和 4种棉花次生物质的取食选择性。结果显示初孵幼虫对0.1g/ml的L-苏氨酸、DL-2-氨基-n-丁酸、L-亮氨酸、L-缬氨酸、DL-瓜氨酸、L-丙氨酸、D-海藻糖、D-果糖以及棉花次生物质儿茶精、棉酚、槲皮素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反应 ,但将L-苏氨酸、L-亮氨酸、D-瓜氨酸、L-缬氨酸、L-苯丙氨酸以0.009g/ml的浓度、槲皮素和10种糖物质以0.025g/ml的浓度分别掺入人工饲料中,5日龄幼虫仅对D-海藻糖表现出高的取食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虫性的化学基础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相似文献   
9.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钦俊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是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可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维持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中的1/3是取食植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