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高产、抗倒伏集约型谷物品种的选育,首先以多种起源的矮秆类型与能良好适应当地条件的高、中秆地方品种的杂交为基础。在杂交分离世代按穗部综合性状目测选择丰产矮株。  相似文献   
2.
认识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多倍体小麦的进化途径,从而揭示出用置换原始类型在基因型中不带有多倍体小麦的缺点(如感染真菌病害及其它缺点等)的方法重新合成多倍体小麦的前景。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山羊草属(AegilopsL.)参与形成多倍体小麦的看法。在20——30年代期间,查明了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以及提莫菲维小麦的染色体结构,其染色体组的组成分别用AB、ABD和AG符号表示。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育种中,除了统计和评定数量性状传递和变异的性质,说明某品系或品种的价值外,通晓性状间的关系有很大实践意义。简单的遗传相关系数表示个别性状间关系的趋向和大小,但是由于其它被研究性状的影响不能揭示其真正的因果性。因此,由С.莱特提出,由D.R.Dewey和K.N.Lu证明适合于植物育  相似文献   
4.
近五十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谷物的品种内变异.?(1973),?等(1980),B. E.?等(1955)的研究证明,用品种内重复选择法能够改良或创造新品种.冬小麦品种无芒一号的育成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5.
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进展许喜堂,王祥正,吉万全,薛秀庄(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杨陵712100)陕西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攻关及陕西省科委重点项目资助下,从“七五”期间开始了转移外源有用基因创造优异种质资源的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6.
7.
用RAPD分析6个艺性状不同的小麦-麦抗条锈病衍生系材料,建立与黑麦抗条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所用6个随机引物中,4个引物在6个衍生系中扩增出6个黑麦特有的产物,其大小约197-980bp,分别被标记为J17,J18a,J18b,J11a,J11b和D5。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下研究种的变异特点,有可能选出具有理想经济性状的大麦类型。在阿尔泰山区进行这项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这里气候条件复杂,1月平均温度为-20℃—-25℃,7月为+12℃—+16℃。无霜期80—85天,年降水量600—700mm,而且80%分布在夏季。该地区常有暴风雨加冰雹,往往造成谷类作物严重倒伏,有时造成土壤流失,甚至根系完全裸露。这里生长季节短,空气温度高,昼夜温差大。8月前半月寒露降临,月底可能出现霜冻。阿尔泰山的土壤主要是含中等腐殖质、高度熟化的黑钙土。耕层有较好的氮素保障,磷、钾,尤其是碘不足。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的配合在此地造成了从事研究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大麦类型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
提高冬小麦品种的越冬性是小麦育种中现实问题之一。我们五年间对半个世纪(1929—1979年)在乌克兰草原地带区域化的冬性普通小麦品种所做的比较研究证实,我国南方的育种家在改良这个作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上,尤其是在提高丰产性上取得相当大的成效。不过新的集约型品种在越冬性上都不及五十年前育成的粗放型品种。所有现存抗寒性、越冬性强的冬小麦资源(敖德萨16,乌里杨诺夫卡,留切申329,阿  相似文献   
10.
八倍体小偃麦中3,中4,中5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