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前言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对立地条件调查以及地位等级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对森林生长的立地质量正确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来改善林地条件提高林分生产力。另外各种立地条件下的林分生长,材质结构,成熟年龄,生产量皆不相同。所以立地等级划分又是研究森林生长,收获量及森林调查规划的基础。鉴于立地等级评定的重要性,许多国家林业工作者很早以前即开展了森林立地等级的评价工作。解放前旧中国可以说无森林调查工作。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当时苏联专家的帮助,才开始了笫一次全国性的森林调查,并同时对森林立地等级进行了评价。由于当时  相似文献   
2.
数式法调制地位级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森林生长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就有不同的生产率。在较好的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就高大,在较坏的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就矮小。因此当调查研究森林资源时,就必须估计到它的生长条件。对森林生长条件的评定,在森林调查上是用地位级来确定的。地位级是林木本身性质与生活环境的综合表现的森林生产力指标。也就是代表森林生长条件质量及对森林培育适应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福建闽北杉木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湿润亚热带的乡土树种,也是我省的主要用材树种。建国以来,我省大力营造了人工杉木林,据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一九七八年底统计,杉木人工林面积为487,686万亩,其中幼、中林龄面积占96.3%。随着时间的消逝,需抚育间伐的林分越来越多,然而如今尚缺乏抚育间伐科学的数量依据。由于森林经营强度的提高,定量间伐的需要,我们必须掌握林分生长与立木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才能使抚育间伐工作有所科学依据。关于这一方面研究,日木林学家安藤贵等人在探讨间伐理论基础时,将草本植物生长与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间伐强度的规律性,试验采取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密度控制图及对照6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采用“平衡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1987年设置30块面积为0.06hm~2的标准地,1990年全面复查,根据前后两次调查结果,计算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直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材积生长量、生长率及材积收获量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早成林,提高立木质量和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不能提高林分的收获量;②以林分直径生长量与材积生长率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来衡量,今后闽北地区杉木林间伐时,应以“闵北杉木林分密度控制图”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学”1956年第4期刊登了黄道年、王颉修二同志对景熙明、齐学贤二同志“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的探讨”一文(林业科学1956年第一期)提出了一些意见,我们认为很好,同时我们也对黄、王同志的意见对照景、齐二同志文章进行了阅读,阅读之余感觉黄、王同志所提的意见有以下地方还值得再商量。  相似文献   
6.
林叶科学1956年第4期发表黄中立等三位同志对“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一文提出很多意见。本人除表示赞同外,并补充二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评定立地质量高低是制订森林经营措施的主要基础之一,现世界各国一般皆用地位指数表。但在编制该表之后和应用已有数表之前,首先应对该地位指数表进行适用性检验,适者应用,否则另编新表。以便正确评定立地质量。关于地位指数曲线适用性检验,到目前为止,已提出很多方法,但常用的为X~2检验法。对于X~2检验方法的应用,由于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利用同一资料,检验同一数表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目前仍在争论之中。对这些不同做法,有必要给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1956年第3期刊登了关庆如、沈培元二同志“东北东部林区老岭地方地位级表调制的初步研究’一文,我们阅读后,发现一些原则性问题,现在提出来讨论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学”1957年第3期发表了关庆如同志对“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的探讨”一文的意见和“对黄道年、王颉修同志意见的几点商榷”一文。本人阅读之后,除对关同志对材积直线法调制材积表的探讨”的意见表示赞同之外,但对关于黄道年、王頡修同志意见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学”1957年第一期刊登关庆如同志“长春净月潭地方人工林红松,黑松,落叶松,立木材积表调制的研究”一文,阅读后,发现一些问题,虽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我认为需要提出来明确一下。正确与否,尚希同志们指正。一、该文(五)一段中,有“为了验证所求得的实验式对于这些实测值的适合程度,亦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