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石屏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特点,总结其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高粱绥杂7号杂交组合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不育26A为母本,绥恢25为父本杂交育成,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年进行育性鉴定及产量鉴定,育性鉴定结果恢复率98%以上,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1年进行生产试验,2012年1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绥杂7号幼苗生长健壮,芽鞘色紫红色,抗旱抗寒力强,植株生长茂盛。株高109cm左右,穗长26cm,穗型为中紧,穗叶片集中于中下部,矮秆适合于机械收获,成熟时不易落粒。生育日数,与对照龙辐粱  相似文献   
3.
4.
大豆是海伦农场主栽的农作物,为提高大豆品质,农场积极发展有机大豆种植,使大豆种植效益稳步提高,推动农场大豆产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农场种植有机大豆3333hm^2,平均公顷产量2625kg,公顷产值7875元,公顷效益3375元,平均公顷效益比普通大豆高1125元以上。有机大豆生产从种到收,必须突出一个“专”字,即专车播种、专车收获、专车运输、专用工具、专场清理、专库储存,坚决避免与普通大豆混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秦川牛及其杂种牛的脊椎数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多脊椎现象.我们统计了2070头屠宰后肉牛的胸椎(T)和腰椎(L)的数量和相应比例.在秦川牛中共发现T14L6、T14L5、T13L7、T13L5和T12L7五种脊椎数异常性状,其中T14L6和T13L7为多脊椎性状,分别为61和51头,占总数的5.41%.本调查可为高品质肉牛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的植被信息提取   总被引:17,自引:22,他引:17  
无人机遥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传统遥感无法比拟的优势。该文通过分析仅含红光、绿光和蓝光3个可见光波段的无人机影像中植被与非植被的光谱特性,同时结合健康绿色植被的光谱特征,借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构造原理及形式,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红、绿、蓝3个可见光波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其他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植被指数,如过绿指数EXG(excess green)、归一化绿红差值指数NGRDI(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归一化绿蓝差值指数NGBDI(normalized green-blue difference index)和红绿比值指数RGRI(red-green ratio index)以及仅用绿光波段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DVI植被提取精度高于其他可见光波段植被指数,且阈值在0附近,较易确定。为了验证VDVI的适用性与可靠性,选取与试验影像同一时期拍摄但不同区域的另一影像使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植被信息。结果表明:VDVI对于仅含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健康绿色植被信息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提取精度可达90%以上,适用于仅含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健康绿色植被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海伦农场1997~1999年油菜栽培面积2312hm2,平均产量2209kg/hm2,总产值1072.8万元,利润1009元/hm2.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海伦农场1999~2000年种植黑亚6号亚麻850hm2,均获得了丰产丰收.其中1999年种植373hm2,平均产茎秆5898kg/hm2、亚麻籽453kg/hm2,纯收入2183元/hm2;2000年种植477hm2,平均产茎秆5456kg/hm2、亚麻籽400kg/hm2,纯收入2102元/hm2.  相似文献   
10.
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与PSN(photosynthesis)模型是2个基于MODIS数据估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光能利用率模型,该文对比了VPM和PSN模型在中国农田生态系统估算中的结果并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在位于冬小麦-夏玉米二熟区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以及种植春玉米的盈科灌区绿洲站,与碳通量观测数据相比,VPM模拟结果分别高估3.82%、12.08%,基于PSN模型利用MODIS数据计算的MOD17产品则分别低估53.35%、63.03%;2)在中国农田生态系统,MOD17产品普遍低于VPM模拟结果,在西北、东北及黄淮海等地区约低于50%以上,在南方地区低于不到30%;3)在中国北方旱作区,MOD17产品与VPM模拟结果呈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模型中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参数是导致MOD17产品在北方旱作种植区低于VPM模拟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