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省"三农"特点可概括为4点:一是农民向一种高尚职业回归,二是农村农业发展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快速提高,四是法律法规成为统筹平衡城乡各阶层权利关系的显性手段,这些特点提示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阶段性思路。今后一段时间,农业部门要明确思路,认真做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2.
三环节破解双季稻机插秧推广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双季稻生产区机耕机收水平目前已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而机插水平却难以快速提升,成了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一大瓶颈。近几个月的调研发现,影响和制约机插秧推广因素主要有三:机耕对犁底层的破坏、适合机插的秧苗培育、插秧机株行距定制。本人认为,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手段,从此三个环节发力破解双季稻机插秧推广难题。机械耕整必须保护好水田犁底层犁底层是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坚实的土层,因长期受到耕作机械挤压和土壤随水沉积而形成。犁底层也是  相似文献   
3.
<正>农机合作社是目前发展势头最旺的农业规模经营形式,我们要因势利导,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农机合作社建设成现代农业全新主体。1.一家一张八仙桌拼成农业现代化大舞台实践证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是我国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合作经营是解决当代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最有效途径。这就如同过去农村拼戏台,一家一张八仙桌,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机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的服务组织,也必须自觉顺应新形势新要求,鼓励并引导农机手和农机大户、农民和种粮大户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进来并实现做大做强,促进农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助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全新主体。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创新推出了农机"三减量"行动,基本内容是:推广植保飞机减施农药,推广化肥同步精量深施机减施化肥,推广生物质制肥机减少养殖粪污。飞防减药农药是现代农业必备的植保手段,但过量施用或不科学施用农药会导致农残超标、人畜中毒、破坏环境等问题。湖南夏季高温高湿、病虫害易发多发,大面积人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湖南省农机工作要紧紧围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中心,着力推进"四提升(有效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有效提升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有效提升经作林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提升农机制造业水平)三参与(参与高标准园区建设、参与重金属污染治理、参与农产品加工)三减量(推广植保飞机以减少农药施用量、推广化肥同步深施机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生物质制肥机以减少畜禽粪便污染量)"。1.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认真实施新进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投入品和农村生活垃圾造成农村水质普遍明显下降;化肥、农药、地膜等的大量投入,恶化了农业环境;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工业污物的随意弃置或大量堆积,给农村水土造成深度污染;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挤压。本文针对亟待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与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矛盾,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生态化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如何破解双季稻机插秧的技术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双季稻区早晚稻接茬紧凑,"双抢"时节高温高湿多雨,多数带水作业,直接对农机田间作业产生影响。近年来,双季稻机耕机收水平迅速提升,已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而机插水平却一直难以提高,至今不到10%,成了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一大瓶颈。以湖南省为例,经过调研发现,影响和制  相似文献   
9.
12015年农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回顾总结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机系统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年共实施补贴资金11.3亿元,继续领先南方各省,补贴机具26.73万台,受益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19.24万户。在省市县三级的有力规制下,全省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广大农民踊跃购机用机,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900万千瓦,同比增长4%。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据初步测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4%,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完成机插面积99万hm2(1485万亩),水稻机插率达到24.97%,增长3.31个百分点。全省烘干机保有量超4500台套,建成区域烘干中心400多个;全省拥有植保飞机300多架。农业部年前在我省召开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年后将我省《以千社工程引领水稻全程机械化》推为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典型。油菜等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全面发展。省政府召开油菜生产机械化推进会,全省掀起油菜生产机械化高潮,完成机械直播20.93万hm2(314万亩)、机收41.73万hm2(626万亩),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50%。花生、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林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成效显著。农机“千社工程”第一批10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扶持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农机合作社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全省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达2484家,同比增加807家。农机合作社成为最具实力最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千社工程”成为我省现代农业闪亮名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大部分市县政府将农机安全生产列入了绩效考核;切实加强监理业务规范化管理,把好牌证核发关并逐步建立长效监控机制;全面清理外挂拖拉机并重点对省内运行的异地上户拖拉机进行登记核实;推行农机驾驶异地考官制,推动落实乡镇村农机监理人员配备,农机监理队伍与装备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省拖拉机上牌率、持证率、检验率全部上升,农机事故四项指标全部下降。农机科教质量和鉴定推广扎实有序。全年培训农民10.4万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0.8万人次。省局与中联重机创制“3+3”政企联合培训模式,对合作社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社会反响极好。制定发布《2015年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完成省级推广鉴定25项、委托检验54项、生产许可证检测21项、市场抽查38项、定期检验11项。完成农业部大中型拖拉机产品质量调查任务,省里组织了水稻插秧机产品质量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农机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亮点纷呈。围绕农业生产需要,组织开展石灰播撒、石灰颗粒化、田土深耕翻、秸秆移除、秸秆编织、林下垦复等机具设备研发,全省共研制新产品28款;农业部下达的948项目取得初步成果。组织制修订《秧盘播种流水线》等5个地方标准,对4家企业6个型号的植保飞机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农机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启动实施《湖南省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规划》,全面运用“引入高端企业、嫁接适用科技、整合上市融资、拓展国外市场、收编机电友军”五大战略,建成农机国际展示交易中心;成功举办湘博会;正式签约中俄农机产业园项目;农机商贸代表团成功访问南亚,农机产品销售和产能输出旺盛,湘产农机成为“一带一路”生力军。2015年全省农机工业产值228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  相似文献   
10.
依靠农机合作社率先规模化应用、通过社会化服务带动大范围推广,是加快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现实路径.两年来,实施"千社工程"对湖南省水稻全程机械化产生了强有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