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春甘蓝新品种‘春早’,早熟,冬性强,植株开展度60 cm,株高32 cm,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缘微翻,叶球牛心形,球形指数1.1,叶球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2 kg,产量约48 000 kg · hm-2。适合在江苏、浙江、河南、江西、贵州、重庆、湖北等地作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140 d。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侵染生理与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而引起的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在欧洲、北美、东亚等地区日趋严重,我国很多地区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正面临着根肿病的严重威胁。本文就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中寄主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分子基础、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和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病征、发病规律与流行条件等方面,简要介绍我国根肿病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并根据根肿病的流行趋势以及防治现状,对未来该病的防控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转录组水平分析芜菁雌蕊退化突变(turnip pistil aborted, tpa)发生的可能原因,为揭示芸薹属作物雌蕊发育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利用tpa及其野生型植株的开放花制备的mRNA反转录成cDNA与拟南芥ATH1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在tpa及其野生型植株中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并利用RT-PCR技术对芯片筛选出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获得了152个在野生型(W1)和完全退化株(M3)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61个在W1和部分退化株(I2)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及24个在I2和M3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上述差异基因分别属于细胞壁合成与调控、防卫与胁迫反应、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以及普通新陈代谢等9个不同的功能类别。通过对41个基因的RT-PCR验证,获得了At2g42840、At1g57750、At5g20630、At2g03090、At3g08030、At5g08000、At2g28790、At5g63310和At2g24270等9个在tpa及野生型植株中具显著不同的时空表达特性的基因。【结论】 拟南芥cDNA 芯片可用于分析tpa及其野生型基因的转录差异,筛选获得的9个显著差异基因不但在雌蕊发育等生殖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还参与了植物营养生长的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