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豫玉22玉米杂交种子的SSR和SNP两种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方法,为快速有效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提供依据。采用SSR荧光标记法和SNP分子标记的KASP技术对豫玉22玉米杂交种子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引物筛选、基因型分析、纯度鉴定。豫玉22的SSR特异性引物为umc2007y4和bnlg161k8,纯度鉴定结果为97.92%。SNP特异性引物MaSNP64和MaSNP245纯度鉴定结果是98.44%。SSR和SNP分子标记鉴定豫玉22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最佳方法,为拓展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通信网络和运输安排等工程问题中提出了一类多目标随机优化模型,该模型含有一个随机线性和随机二次目标函数,还含有随机线性约束.基于决策者的期望水平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利用新的方差期望综合法研究了此类优化问题的确定型等价类,并设计了求解这类问题的基于决策者偏好的交互式算法.数值实验表明:方差期望综合优于已有方法,它既能够反映决策者的满意度,又能够得到更稳健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酿酒葡萄越冬期枝条中蔗糖代谢动态变化.【方法】以砧木‘SO4’‘贝达’和接穗‘梅鹿辄’‘黑比诺’为材料,对不同越冬时期枝条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以及相关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砧木品种蔗糖含量在越冬中期达到最小值,而接穗品种在越冬前期就达到最小值,也即砧木蔗糖含量具有延迟降低的特点,淀粉含量在越冬期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SS活性在越冬初期显著下降并达到最低,此后时期在砧木中呈现"显著增加→保持不变",在接穗中呈现"显著增加→显著降低"的趋势,SPS活性在越冬前期至越冬中期保持较高的水平,Inv活性在越冬期呈现"显著降低→显著增加→显著降低"的趋势,Amy活性在越冬期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蔗糖含量与地表温度和SS活性呈正相关性,与SPS和Inv活性呈负相关性,淀粉含量与地表温度和Amy活性呈负相关性.对砧木和接穗进行比较后发现,越冬期砧木枝条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大于接穗,在SS活性变化最大的越冬前期,接穗大于砧木,在越冬中期至越冬后期,砧木Inv活性大于接穗,而Amy活性则相反,SPS活性越冬期在砧木和接穗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越冬期酿酒葡萄越冬枝中蔗糖代谢动态变化与抗寒性密切相关,砧木和接穗对低温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8个葡萄品种抗寒性及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酿酒葡萄品种(北醇、梅鹿辄184、黑比诺222、品丽珠)及4种砧木(贝达、SO_4、Ln33、LDP294)为试验材料,考察不同低温处理(0、-7、-15、-20、-30、-70℃)对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对酿酒葡萄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经隶属函数统计分析,8个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的综合抗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贝达、Ln33、LDP294、北醇、SO_4、黑比诺222、梅鹿辄184、品丽珠。对7个抗寒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葡萄抗寒性鉴定中,不能单独依赖某个或某两个指标对葡萄抗寒性进行评价;各测定指标主成分分析显示,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具有绝对值较大的特征向量,贡献率达48.66%。  相似文献   
5.
采用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水环境保护目标不明确,总量控制政策未能围绕保障人体健康和水生态安全这一目标进行设计,同时总量控制政策法律地位的缺失导致其缺乏制度保障;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的考核体系,以水环境容量为依据进行计算,以行政区为单位、年为时间尺度,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种主要污染物为依据,以水污染物排放量为主实施的总量控制政策不合理且缺乏科学意义,无法保障水质达标。在此评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SNP 分子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方法,选用甘肃省推广的6 份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应用SNP 分子标记的KASP 技术鉴定玉米杂交种的基因型和纯度,试验结果为95.83%-98.96%之间,说明SNP 分子标记KASP 技术结果可靠,实现了高效率、高灵活性、简便快捷、低成本的技术优势,可以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检测的新方法,并在今后基于SNP 标记的玉米品种分子鉴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玉米制种品种质量监测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对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实现情况并不乐观,工业固定源污染物减排效果不佳,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是:政策目标缺乏受体指标和管理水平等量化指标;年均值目标的确定缺乏管理意义;总量减排目标的确定缺乏科学论证;尚未明确固定源连续稳定达标排放的行动目标。大气环境管理体制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大气污染外部性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现行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政策缺乏系统性设计,相关政策协调性差,虽然明确了排污许可证核心地位,但法律效力仍然不足,排放标准制定以及监测、记录、报告缺乏规范。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纯度是关系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分子标记技术是DNA 水平上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RFLP、RAPD、AFLP、SSR 和SNP 五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对玉米种子纯度鉴定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LV)和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在单重RT-PCR检测的基础上,建立同时检测GLV和OYDV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带病的甘肃‘成县迟蒜’大蒜样品中扩增出GLV(849bp)和OYDV(571bp)的2条特异性片段.GL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90.00%~99.76%,OYDV扩增产物与其他分离物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00%~98.00%.  相似文献   
10.
以4个酿酒葡萄品种(北醇、梅鹿辄184、黑比诺222、品丽珠)及4种砧木(贝达、SO4、Ln33、LDP294)为试验材料,考察不同低温处理(0、-7、-15、-20、-30、-70 ℃)对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对酿酒葡萄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经隶属函数统计分析,8个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的综合抗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贝达、Ln33、LDP294、北醇、SO4、黑比诺222、梅鹿辄184、品丽珠。对7个抗寒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葡萄抗寒性鉴定中,不能单独依赖某个或某两个指标对葡萄抗寒性进行评价;各测定指标主成分分析显示,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具有绝对值较大的特征向量,贡献率达48.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