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提高获取地表粗粒化信息的工作效率,确立了利用ERDAS IMAGINE从RGB三波段光学照片中提取颗粒大小信息的操作步骤(①图片格式转换→②图像裁剪→③粗粒化信息空间模型分类→④小图斑去除分析→⑤矢量化),并集成、开发了相应的客户化应用模块,简化了多文件相同算法处理时不断更改模型输入输出参数的繁琐操作,汉化、直观的模块界面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图像处理效率.本文举例介绍利用EML宏语言及Spatial Modeler定制客户化界面及实现模块功能的方法,希望能为ERDAS软件在土壤侵蚀、荒漠化监测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PLA沙障进行煮沸处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了煮沸后的PLA沙障织物的线圈大小,同时又通过单纱拉伸试验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以研究煮沸处理对PLA沙障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煮沸处理能够显著减小PLA沙障的线圈直径.在5min内煮沸时间越长,PLA沙障线圈直径越小,不同煮沸时间的PLA沙障线圈直径在5%水平差异显著.5min内不同时间的煮沸处理使PLA沙障的力学性能稍有下降,但在5%水平差异不显著.在实验地铺设PLA沙障前,基于最短的煮沸时间,建议将沙障在100℃沸水中煮沸1.5分钟,可以使得纺织针变的更加紧密,不容易漏沙,而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没有任何改变.  相似文献   
3.
风蚀地表颗粒含量提取技术——基于决策树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粗颗粒含量是反映土壤侵蚀状况的重要指标。为此,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地表数字图像,并根据地表颗粒与土壤基底空隙的光谱差异,建立决策树判别函数来进行图像分类,最后利用面积补偿方程计算出地表不同粒级颗粒的百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误差在3%以内,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种非接触式的地表颗粒含量提取技术省时省力,可为开展风蚀定点监测与评价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用于沙粒粒级信息提取的数值影像采集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面数值影像技术的沙粒粒级信息提取研究中,数值影像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沙粒粒级信息提取精度,而适宜的采集条件是保证获得高质量数值影像的前提,为了选择适宜的采集条件进行了拍摄面积选取规则的理论推导及不同拍摄高度下影像几何变形率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拍摄面积应满足375M-N Wπ.N.r和L≤W=M≤N 2个条件;当其它条件一定时,应尽可能从高处拍摄,拍摄高度越高影像几何变形率越小且呈现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在边缘处最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