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规划环境及自身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的整理类型及发展方向。以肥乡县为例,依据外部“溢出”辐射衰减的原理,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规划对农村居民点的支撑程度,并分析自身支撑度;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聚类划分等级;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将两支撑度图层空间叠加,划分整理类型区。先将居民点规划支撑度分值介于61.54~100的归为城镇转化型,其余的以自身支撑度进行划分,介于41.05~100的为保留发展型,介于26.80~41.05的为内部挖潜型,介于0~26.80的为搬迁合并型,针对各类型提出相应的整理模式和发展方向。在统筹土地规划、从内外两个角度选取整理模式方面,本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中存在的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挂钩"能力评价问题,本文建立修正系数指标体系测算现实潜力,在面积加权方法的基础上测算整理产能潜力;叠加图层确定新增城镇用地净占耕地规模,测算净占耕地产能损失。比较分析现实潜力规模和净占耕地规模以及产能潜力和产能损失,在数量和质量上综合评价区域"挂钩"能力。结果表明:窝北镇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为60.98 hm2,建新区净占耕地规模为58.35hm2,产能潜力为645294.3 kg,产能损失为712752.3 kg;在耕地占补规模上窝北镇"挂钩"能力充足,在耕地质量上"挂钩"能力不足;从数量和质量不同的角度分析,"挂钩"能力是不同的。以此方法为我国"挂钩"工程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区域"挂钩"能力评价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