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液pH、分离电压、运行温度等电泳参数对枫树叶片中酚酸类物质提取检测的影响,建立了4种槭树科枫叶中绿原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和咖啡酸4种酚酸类化合物检测分离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方法。得出了最佳分离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14 nm,缓冲液为20 mmol·L-1的磷酸-硼砂,pH 8.0,电压为22 kV,温度25℃。在此条件下,4种酚酸类化合物在9 min内完全分离,且各组分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74 8~0.996 5。迁移时间的RSD≤0.84%,峰面积的RSD≤5.29%,加标回收率为80.38%~96.88%。4种枫树叶片中均含有绿原酸,其中蚜虫宿主三角枫中绿原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建立4种氟喹诺酮类(FQS)与2种四环素类(TC)药物同时分离的方法。通过考虑缓冲液离子浓度、pH、有机添加剂以及分离电压、温度等电泳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确立了电泳的最佳条件:紫外检测波长270 nm,缓冲溶液为50 mmol.L-1硼砂-200 mmol.L-1硼酸,pH 8.41,分离电压为18 kV。结果表明,6种药物在12 min内达到完全分离,且各组分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为0.998 2~1,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5%~0.68%,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为7.3%~9.8%。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优化夏枯草多糖的脱色条件。[方法]以夏枯草为材料,经热水浸提,得到夏枯草提取液。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001、D315)和大孔吸附树脂(HZ-801、HZ-806、HZ-820)对夏枯草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夏枯草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HZ-801、HZ-806、HZ-820脱色效果好于D001、D315,脱色率、总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分别在71%、54%、35%以上。影响夏枯草多糖脱色率的因素依次为:树脂种类〉pH值〉温度。pH值对总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最大,树脂种类对总糖保留率的影响最小,温度对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最小。[结论]夏枯草多糖最佳脱色条件为HZ-820树脂、pH值4.5、温度35℃。在此条件下,脱色率、总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86.77%、60.37%、89.7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