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南江3号烤烟为试材,研究当地优质红苕不同套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红苕对烤烟上部叶的物理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具有一定影响;烤烟移栽后25天套红苕,比其它处理的单位面积产出率都高,纯收益为41 086.5元/hm2。实行烟苕套作,不仅增加复种指数,还能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3.
4.
不同烤烟品种区域适应性及其品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8年在天柱特色烟区进行了7个烤烟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系)GTH-1、930032、南江3号在田间长势、田间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均价、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化学成分含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云烟85、K326,说明这3个新品种(系)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新品种NC102的影响,2017年在岑巩县天马镇开展栽培试验对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经济性状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施肥量为6.5 kg/667m~2,密度1000~1100株/667m~2条件下其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最高,天马镇雨水较多导致烟草气候斑病较重,应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6.
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的职业烟农队伍是现代烟草农业向专业化、设施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岑巩县职业烟农队伍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2016—2021年岑巩县4 098名烟农的调查,从烟农数量、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种植规模及收入方面掌握当地职业烟农队伍现状,发现当地职业烟农队伍存在人员流失较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培育、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不足,需建立职业烟农培育、考核及评价机制、完善烤烟种植服务体系、探索烟地综合利用,以提高烟农生产积极性与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5个烤烟品种在贵州地区的区域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在贵州特色烟区进行了5个烤烟品种(采)区域适应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系)GTH-1、930032、南江3号在田间长势、田间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均价、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化学成分含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云烟85、K326,说明3个新品种(系)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生态栽培因素对特色烟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天柱县烟区进行了生态栽培因素对特色烟叶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天柱特色优质烟叶在移栽密度17055株/hm2,施纯氮97.5kg/hm2、发酵油枯180kg/hm2、磷肥90kg/hm2的种植模式下,取得的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找到黔东南州烟草粉螟在烘烤阶段的发生规律,对镇远、施秉、岑巩和麻江4个烤烟县烤房群烟草粉螟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各县烤房群烟草粉螟实时发生和累计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施秉县烤房群烟草粉螟发生最严重,其次分别为镇远县、麻江县和岑巩县。从始发期、暴发期、终发期及周期来看,各县各烤房群发生情况不同,防治时应根据各自发生情况进行针对性、重点性的监测和防治。该结果对加强黔东南烟草粉螟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柱烟叶区域风格特色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柱清香型特色烟区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的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8kg/667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烟株产量相应增加;当施纯氮6kg/667m^2时,烟叶产值最高,化学成份含量较适宜;从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施纯氮6k/667m^2,其产量、上中等烟比例、桔黄色烟比例最高,适宜当前优质烟叶生产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