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拟赤杨自然更新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拟赤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方程并绘出其生长曲线.初步揭示了拟赤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为拟赤杨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及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测 97株凹叶厚朴样木的地径和材积值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改进单纯形法拟合地径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拟合地径材积效果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 ,且 4种方法均能通过适用性检验。进一步建立了地径、胸径及树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凹叶厚朴人工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凹叶厚朴一元立木材积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测 2 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和材积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拟合一元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建立一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 ;三次设计及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检验统计量F值不能通过F检验 ,说明不能用三次设计及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拟合凹叶厚朴的材积方程 ;同时用模外 2 5株凹叶厚朴样木进行检验 ,遗传算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的一元材积方程的理论材积与实测材积相吻合。用遗传算法建立的立木材积方程编制了凹叶厚朴的一元材积表。表 3参 1 3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来对雷公藤苗木繁育方法的试验研究,总结出雷公藤可以采用茎扦插、根扦插、野生驯化、播种繁育、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育,并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繁育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栽培试验及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实测2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和体积,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纯形法等拟合一元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建立一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最小二乘法;三次设计及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检验统计量F值不能通过F检验,说明不能用三次设计及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拟合凹叶厚朴的材积方程;同时用模外25株凹叶厚朴样木进行检验,遗传算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的一元材积方程的理论材积与实测材积相吻合。用遗传算法建立的立木材积方程编制了凹叶厚朴的一元材积表。表3参13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林分密度管理的凹叶厚朴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对凹叶厚朴木材纤维特性、化学组成、基本密度和干缩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木材力学性质有显著影响,以密组的木材品质指数较高,根据凹叶厚朴的生长特征、木材材性的工艺性能,凹叶厚朴适合以建筑材,家具用材和装饰用材林为培育目标,因此,经营密度均不宜过高,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中组(保留1505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分林冠下天然更新的凹叶厚朴幼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凹叶厚朴林分周边的马尾松、杉木、毛竹 3种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冠下天然更新的凹叶厚朴幼树特性研究表明 :不同林分林冠下的凹叶厚朴幼树个体数量差异显著 ,以马尾松林分中数量最多 ,达 738株·hm-2 ,而对照厚朴林分下仅 2株·hm-2 幼树 ;凹叶厚朴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经频次分布法测定 ,杉木、马尾松林内属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 ,毛竹林内个体符合负二项分布 ;经扩散型指数测定 ,在马尾松、杉木、毛竹 3种林分类型内均属于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9.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4年生凹叶厚朴不同混交林的试验,结果表明:(1)凹叶厚朴作为杉木、马尾松的伴生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插花方式较好,24年生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中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8.1和4.4;(2)作为主要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带状混交为宜,种间关系比较协调;(3)与杉木、湿地松行间混交效果不理想;(4)凹叶厚朴、马尾松混交林明显增加枯落物、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和土壤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树种和混交方式是成功培育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收集了7省29县(市)生长健壮的29个雷公藤种源113个无性系,并对不同雷公藤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进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雷公藤无性系萌芽时间、叶色及初花期均存在差异,不同雷公藤无性系在不同时间内萌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雷公藤无性系苗期性状存在较大差异,1年生苗木的主径、主枝长、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离差平方和法对生长情况较好的51个雷公藤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成粗壮伸展型、分枝长根型、中间型和普通型4个类型,并采用指数选优法选择出15个各性状表现较好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