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药物残留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国际性课题。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措施正在逐步完善中。但是,引起药物残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畜牧生产中的不规范用药。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对我国当前畜牧生产中不规范用药现状进行简析。以期为制定更好的检测和控制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血液的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氟苯尼考是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研制的氯霉素类兽用广谱抗生素。目前,氟苯尼考已在亚洲、欧洲、美洲的30多个国家上市,其剂型主要有注射剂、预混剂,适用于鱼、猪、牛及其他家畜。氟苯尼考于1999年4月份在我国批准上市,上市后因其抗菌谱广、安全、高效而取代残留毒性大而被禁止使用的氯霉素。随着广泛被应用,已有多种细菌对氟苯尼考产生耐药性。国外因为应用比较早,耐药性比较严重,曾有报道,从肉牛体内分离164株大肠杆菌,氟苯尼考对其最小抑菌浓度均大于256μg/mL。国内应用氟苯尼考比较晚,但也有耐药性的报道。试验采用不同的药物浓度对细菌进行诱导,并比较其诱导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猪链球菌病病原菌、综合征以及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入手,阐述人-猪链、球菌病在我国的研究发展情况,旨在阐明我国人-猪链球菌病的来历与在我国的发展,以便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吉县冬小麦播前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以其产量高、品质优,价格高,而成为我县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年播种面积在1.5万hm2左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由于我县是旱作雨养农业区,干旱是困扰冬小麦稳产、高产和持续增产的主导因素,因此,在有限降水条件下要实现冬小麦高产、稳产,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广大农村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全面小康。为此.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7.
樱桃谷鸭镉中毒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化合物有氧化镉、硫化镉、硝酸镉、氯化镉、氰化镉和硫酸镉等 ,镉化合物的毒性很大 ,可因电镀工业、镉合金制造颜色工业、蓄电池电极生产、镉化合物杀虫剂、半导体和塑料生产等能与镉化合物接触 ,以及误服或吸入镉化合物的烟尘而中毒。无论以任何形式进入机体 ,均可引发中毒 ,其分布全身各器官 ,主要储存于肝、肾、肺和甲状腺 ,主经肾脏排泄 ,经消化道进入者 ,85 %经肠道排出[1] 。中毒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受某些地区出现不明原因的鸡鸭死亡等现象启发 ,在实验室里对系列金属的毒性、中毒表现和病理变化进行研究。病理学观察是临床诊断和防…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8-0.35%的日本产赖氨酸饲喂肉猪,经120天试验,试验组猪头均毛重达91.79公斤。头均日增重达597克;对照组猪头均毛重54.87公斤,头均日重289克。将对照组猪继续饲养至210天。头均毛重也只有80.02公斤,头均日增重为285克。试验表明,给肉猪饲喂一定量的赖氨酸,可促进生长。缩短育肥期,节省饲养费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复方秦皮药物是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理教研室田淑琴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经科学研制而成,该处方制剂为四川省科技厅及国家民委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为藏药"化结丹"临床前药理研究和藏药"黄百灵"临床应用调查(项目编号为川科委计(1999)9号和民委发(2002)127号);并且于2006年3月22日获国家发明专利,处方主要由君药秦皮、臣药瞿麦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相似文献   
10.
为优选大黄醇提取工艺,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大黄提取率的影响。以出膏率、大黄素含量为指标,发现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大黄素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用2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为最佳提取条件,所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