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分析了武都区生产无公害茶叶的重要性、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生产环节的技术质量规范,实现茶叶生产的标准化、安全化;实行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企业化运作,品牌化销售;加强推广体系和执法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武都区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3.
穿龙薯蓣属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安徽、宁夏、青海等地低温、少雨,海拔100 m~2400 m的山谷、河谷、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林和稀疏杂木林及林缘地带,耐寒耐旱能力强,适生温度8~35℃。穿龙薯蓣以变态茎入药,药用名穿山龙,又名穿山甲、穿龙骨、穿地龙、地龙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根据文献报道,穿龙薯蓣中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穗菝葜甾甙、25-D-螺甾-3,5-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等物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主要有效成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急剧加大,穿龙薯蓣野生资源基本枯竭。为了合理开发保护资源,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收集野生穿龙薯蓣种质资源,并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进行人工驯化种植,第1年种子繁殖变态种茎,秋季移栽,移栽后生长3 a,该方法比育苗繁殖成活率高,生产成本小。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移栽密度对红芪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移栽密度(行距30 cm,株距10,15,20,25和30 cm)进行红芪栽培,旨在探寻甘肃省地道产区适宜红芪栽培的移栽密度,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30 cm)的条件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红芪群体产量显著下降,但药材单根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株距为25 cm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发育健壮,根茎比最大,主茎较粗,药材个体质量指标最佳,侧根少,主根较长,药材根大,质量优异,较传统移栽株行距30 cm×30 cm药材鲜产量提高14.8%,干药材产量提高22.1%。以上说明甘肃陇南武都区红芪最佳移栽密度株行距为25 cm×30 cm,折合移栽密度为13.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