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天薯12号、定薯4号、庄薯3号、希森6号和青薯10号5个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品质,以同一条件下生产的品种为试材,采用分级指数法对参试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单株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和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进行综合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同一条件生长的不同马铃薯品种其田间表现和采后营养品质均存在较大差异,参试的5个品种中,青薯10号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说明其综合品质最好;其余品种按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定薯4号、天薯12号、庄薯3号、希森6号。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的贮藏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天水元帅苹果为试材,研究1-MCP处理对元帅苹果在常、低温贮藏条件下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抑制苹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明显降低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元帅苹果在常温、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推迟了果实劣变的进程,从而延缓元帅苹果的后熟和衰老,推迟了果实的后熟期,不同处理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低O2高CO2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体积分数为5%O2+2%CO2(CA1)、5%O2+4%CO2(CA2)、5%O2+6%CO2(CA3)、5%O2+8%CO2(CA4)及5%O2+10%CO2(CA5)的气体环境对马铃薯在4℃贮藏期间块茎中糖类、淀粉及淀粉-糖代谢相关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淀粉磷酸化酶(SP)及转化酶(INV)]活性的影响,并对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与淀粉-糖代谢相关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低O2高CO2贮藏环境可有效抑制淀粉含量、AGPase活性、UGPase活性的下降,并且能够抑制还原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SP、INV活性的上升,CA1环境贮藏的马铃薯块茎在整个贮藏期间淀粉含量显著高于CK(P<0.05),还原糖、蔗糖、果糖及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CK(P<0.05),AGPase、UGPase活性显著高于CK(P<0.05),而SP、INV活性均显著低于CK(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与淀粉含量、AGPase活性、UGPase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SP活性及INV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马铃薯在CA1(5%O2+2%CO2)环境下贮藏可有效延缓块茎低温贮藏期间“糖化”现象的出现,AGPase、UGPase、SP、INV在贮藏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加工型马铃薯的安全贮藏及明确“低温糖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选料、清洗杀菌、选形、漂洗、蒸煮和烘焙、冷却、真空包装及储藏等方面总结了蒸煮烘焙类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加工保鲜工艺。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讯技术的卓越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已深入到各个工业生产领域,高效化、科技化是目前各技术领域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产业化发展,工业企业对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化控制应具有高可控性与高灵活性,西门子PLC的应用满足了上述要求.文章介绍了PLC的基本信息特点以及应用的实施条件与故障维护.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铀污染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不同浓度(2、5、10、20、50、100 mg·kg~(-1))铀污染土壤环境,以未处理土样作为空白对照。结合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铀处理下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铀处理对真菌多样性有重要影响,铀浓度为20 mg·kg~(-1)时,真菌多样性最低。在门水平上,主要以Zygomycota为主,其所占比例为33.46%~73.36%;在属水平上,主要以Mortierella为主,其所占比例为33.46%~73.30%。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受到铀胁迫后,其真菌群落结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利用相关性分析得到10种对铀具有耐性的真菌,分别是Pseudeurotium、Glomus和Cylindrocarpon等。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和修复铀污染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获得铀富集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物法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以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腐蚀黑麦草的剩余残渣为原材料,考察黑麦草残渣与LM2培养基的不同固液比下,接种10%白腐菌(Phanerodontia chrysosporium)对黑麦草残渣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黑麦草残渣与LM2培养基与黑麦草残渣固液比为1∶11条件下,50 d处理残渣降解效果最好,能进一步降解残渣中37.78%的纤维素、42.87%的半纤维素和54.05%的木质素,黑麦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降解率分别高达88.37%、89.89%和66.01%,并且黑麦草残渣的总失重率和总铀浸出率分别为49.70%和85.48%。利用硝酸改性活性炭,探究其投加量、溶液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降解废液中铀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在最佳吸附条件(改性活性炭投加量为0.72 g,溶液pH=6,25℃反应9 h)下铀的吸附率达93.62%,吸附容量达0.22 mg·g-1,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铀富集黑麦草的减量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2)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2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2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2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青薯9号原种为试材,采用香芹酮处理,总剂量为0.6 mL/kg,每6周处理1次,每次处理剂量0.2 mL/kg,在种植前6周停药,考察香芹酮处理对种薯贮藏、生理及田间种植指标的影响,评价香芹酮对种薯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香芹酮处理可降低贮藏期间种薯失重率和腐烂率,调控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抑制种薯发芽,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脯氨酸(Pro)的含量,延缓种薯的生理老化,且对田间性状、产量和采后马铃薯品质无不良影响.香芹酮处理既对种薯具有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也不影响种薯的后续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_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_2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_2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_2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