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从绿色城市的思想入手,阐述了绿色城市的发展、概念和评价体系,分析了我国绿色城市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绿色城市营建的方法。首先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绿色城市的评价体系,作为我国绿色城市建设的指南。然后从建筑、街道、社区、城市等不同层次入手,逐步推进绿色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佐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风景园林专家。1946年生人,祖籍河北乐亭。从事园林绿化工作50余年,原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原副总工程师、北京植物园原园长、现任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顾问、北京植物园顾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理事长、中国公园协会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等。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出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植物园学》、《中国月季》、《花卉立体装饰》、《世界观赏兰花》等专著。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中国园林花木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不同生活型的园林植物吸收空气中的SO2、Cl2、HF等有害气体的能力不同。复层园林植物群落对防风遮荫、缓解热岛效应、增加空气负离子的生态效益大于单层群落。所调查的14个城市的植物物种指数在0.22~0.72之间,只有济南、成都、上海3个城市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0.5),约占20%。本地植物指数在0.07~0.71之间,只有北京市达标(≥0.7),仅占7%。最后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园林植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