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国酸雨的危害及控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探讨了我国酸雨的危害及控制现状,为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全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生物沥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污泥的处理方法,生物沥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污泥农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水平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实验室分离大肠埃希氏菌菌株E11-83(耐链霉素)和E6-203(耐萘啶酮酸)为供体及受体菌,研究供体及受体菌的含量比、接合培养介质、氧气量、抗生素诱导、接合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接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供体与受体菌比例为1∶8时,接合率最高,为2.4×10-4;有氧条件下膜接合率最高,为2.5×10-4;添加低质量浓度阿莫西林对于大肠埃希氏菌的接合率影响较小;培养16 h接合率达到最高,为3.5×10-4;接合温度27℃时接合率最高,为3.1×10-4。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对空场弯曲杆菌的分型效果,利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33株空肠弯曲杆菌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结果发现,BamHⅠ是单酶中分型效果最好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结合KpnⅠ和SacII,可以提高PFGE在空肠弯曲杆菌基因分型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陕西猪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表型及其SCCmec基因型分布情况,我们于2009年1月~7月在陕西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采集鼻腔拭子共计173份,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采用多重PCR方法扩增其中是否含有nuc基因和mecA基因进行MRSA鉴定;以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通过多重PCR方法对SCCme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调查的6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分离到MRSA,共分离到83株SA,其中有14株(16.9%)为MRSA,均为SCCmec-IVb型;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CFP、CHL、AMK和VAN敏感外,对CIP、OXA耐药率分别为57.1%和92.6%,对FOX、TET、ERY、甲氧嘧啶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结果显示了猪源SCCmec-IVb型MRSA株具有多重耐药特点,与人源SCCmec-IV型MRSA株耐药谱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结果提示猪源MRSA容易通过猪及其产品感染人。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是土壤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年来,人类活动引起的重金属向土壤环境的释放呈加剧的趋势。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修复方法及其特点,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以及微生物抗重金属毒害机理,固氮菌及其共生体系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重金属污染区一般氮素缺乏,通过固氮菌可以方便、低成本地降低污染度,使土壤趋于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食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简称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粪肠球菌ATCC2921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为质控菌株,对411株分离自鸡肉和凉拌菜的大肠杆菌进行了6大类共12种抗生素的药敏性检测.结果表明受试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98.3%)最高,其次是链霉素(71.3%)、奈定酮酸(68.4%)、阿莫西林(67.6%)、氨苄青霉素(61.8%)、环丙沙星(50.6%)、氯霉素(48.4%)、卡那霉素(40.6%)、庆大霉素(36.7%),所有受试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强,仅有11.9%(49)的耐药率,其次是头孢西丁(14.1%)和头孢哌酮(29.9%).247(60.1%)株分离菌表现5重以上耐药性,其中鸡肉分离株占236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胚胎干细胞的特点,阐述了它在细胞分化、育种、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寻找新药、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陕西关中畜禽肉及凉拌菜中沙门氏菌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初步确定污染沙门氏菌的高危食品种类,为沙门氏菌检测、监测和食品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按照GB/T 4789.1-2003规定的方法采集陕西省西安、杨凌和宝鸡等地超市和农贸市场的零售肉样品443份,凉拌菜样品209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采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5大类食品中,鸡肉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状况最为严重(69.9%),其他食品污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羊肉(55.3%)、牛肉(30.1%)、猪肉(19.4%)和凉拌菜(9.6%);肉类食品的污染状况(45.2%)远高于凉拌菜(9.6%);从超市采集的零售肉样品沙门氏菌污染率(46.8%)低于从农贸市场采集的零售肉样品(54.6%);西安地区零售肉沙门氏菌污染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杨凌和宝鸡地区;杨凌地区即食凉拌菜沙门氏菌污染率最高(6.7%),其次分别为宝鸡(2.9%)和西安(0%)。从结果可得出,陕西关中地区的零售肉和即食凉拌菜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沙门氏菌污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