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老年农户流出农地的现象入手,基于理论推导,使用“中国农村发展调查”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1)缓解了样本缺失问题后,老龄化对农地流转的估计系数得到增强。(2)对于拥有足额养老金、家庭劳均农业收入较少(低于村平均水平)或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较低(<0.25)的农户家庭,其在老龄化影响下流出的农地面积更大。(3)如果村庄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覆盖或拥有养老院,老年农户流出的农地面积趋于增加。(4)如果村庄提供灌溉设施、机械化耕地服务等改善效率的公共品,家庭劳均农业收入较少或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较低的家庭将进一步流出农地。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积极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效率的公共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有效的机制激励基层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的重要措施。基于激励理论,利用2004—2018年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村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村主任激励机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探讨公共投资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村主任年薪酬水平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5 500.55元增长到2018年的26 480.49元,年薪酬与考核指标挂钩、以发展经济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和完不成最重要考核指标而扣10%或更多薪酬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村人均纯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从2004年的3 735.71元增长到2018年的12 020.34元,但是各地区增长不平衡,江苏省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年薪酬和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年薪酬通过村集体参与出资的公共投资额来影响人均纯收入。因此,提出了设置合理的村主任考核指标、增加经济欠发达村庄的村主任薪酬和公共投资规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