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羊的巴贝斯虫未定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灿  白启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16-119
  相似文献   
2.
以长角血蜱疫苗候选抗原为例,从长角血蜱蛋白水解酶、蜱生殖和发育相关分子及RNA干扰技术、IgG结合蛋白技术几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蜱疫苗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蜱疫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巴贝科(Babesiidae)和泰勒科(Theileriidae)的原虫统称为梨形虫,属顶复门(Apicomplexa)、梨形虫亚纲(Piroplasmasina)。由上述2个科的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梨形虫病。以前的分类将其隶属于孢子虫纲的血孢子虫目,故称其为血孢子虫和血孢子虫病,又称焦虫和焦虫病。梨形虫由蜱传播,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采用国产蝇毒磷7511乳粉配成的0.025—0.05%水治疗猪疥癣的试验。乳液一次药浴疗效达100%,用药后猪体未出现任何中毒反应。治疗后第二天猪的痒觉减轻,第三天痒觉消失。一周后擦伤皮肤愈合,痂皮开始脱落,皮肤变得光滑。半月后新毛长齐,猪体状况显著改善,食欲增加,体重也明显增加。由于本药对猪疥癣的疗效高,使用安全方便,建议生产单位扩大生产,以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用特异引物BG-1和BG-2从南京株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克隆出ssrRNA序列,测定了该序列的核苷酸组成。通过基因库同源性查询表明,该序列与美洲株吉氏巴贝斯虫ssrRNA具有87%的同源性。本实验通过优化BG-1和BG-2引物对ssrRNA基因的扩增反应条件,建立了对吉氏巴贝斯虫的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其他血液原虫的PCR诊断  相似文献   
8.
牛体内卵形巴贝斯虫裂殖体阶段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洁净”长角血蜱成虫饲喂在人工感染卵形巴贝斯虫的牛体上,俟饱血脱落并产卵孵化后,利用其次代幼虫、若虫和成虫、分别叮咬感染健康易感牛,对牛体内裂殖体阶段的卵形巴贝斯虫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幼虫、若虫和成虫感染牛的末梢血液、心、肝、脾、肺、肾、淋巴结切面刮取物和体表淋巴结穿刺物涂片的淋巴细胞中,均观察到了裂殖体。所见裂殖体有两种类型;即由小梨子形裂殖子组成的小裂殖体和由大梨子形裂殖子组成的大裂殖体。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羊的巴贝斯虫(Babesia)未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甘肃某地自然感染发病绵羊的血液涂片中,观察到一种大型的巴贝斯虫(Babesia)。虫体形态具多形性,有双梨籽形、单梨籽形、圆环形、棒状、不规则形、逗点形和三叶形。典型双梨籽形虫体的大小为1.8~2.5μm×0.9~1.8μm,平均(2.21±0.12)μm×(1.17±0.18)μm。个别红细胞中寄生有4个或8个虫体。该虫种特征性的形态是三叶形。它是相连的双梨籽形虫体两尖端的核质延伸(出芽),并生出原生质,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梨籽形虫体,与母体共同排列形成三叶形的。该虫种可引起绵羊严重发病和死亡。本研究对自然感染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羊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该虫种的形态大小和致病力,与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和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将实验室培育的“洁净”长角血蜱的幼虫、若虫、成虫及微小牛蜱的幼虫,先后分别释放到人工感染卵形巴贝斯虫单一种牛体上不同部位事先粘贴好的布袋中,使其自行叮咬吸血。待饱血脱落后亦分别收集,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条件下蜕皮或产卵孵化。而后用不同世代和各变态期的蜱,分别叮咬感染除脾和非除脾健康易感牛。结果表明,长角血蜱的当代若虫和成虫对卵形巴贝斯虫没有传播能力,幼虫和若虫吸入的病原亦不能经卵传递;饱血雌虫吸入的病原可经卵传递,次代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都具有传播能力。次代感染幼虫经兔体后的若虫和成虫也具有感染力。 微小牛蜱不能传播该种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