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开展不同施药器械、不同药剂玉米田杂草化除,筛选出高效、安全、实用的玉米田化学除草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玉米产量,科学指导蒲城县玉米田杂草防除工作。通过实验综合分析,3WSH-500型喷杆式喷雾机玉米田化除效果好于机动喷雾器,对除草剂的利用率高于机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化除效果好于电动喷雾器,对除草剂的利用率高于电动喷雾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应对春小麦后期高温引起的早衰,深入探究作物早衰的生理机理,为春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供试材料,以常温为对照(CK),设3个高温(HT)时段:花后10~12 d(HT1)、15~17 d(HT2)、20~22 d(HT3)测定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春小麦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且以花后10~12 d高温胁迫影响最大。与CK相比,HT1花后15~25 d和HT2花后20~25 d时,春小麦旗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含量(Ca、Cb、Cx+c)均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上升(P<0.05),HT3处理在花后25 d时,各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高温胁迫越早,对千粒重(TK)和产量(GY)的影响越大,与CK相比,HT1、HT2处理的TK分别降低23.43%、18.90%,GY...  相似文献   
3.
施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炭是黑碳的一部分,与腐殖质碳同为土壤有机碳慢库的组成部分,对土壤固碳、土壤肥力和环境解毒有重要作用。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碳360 d后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胡敏酸及富里酸含量随生物质炭用量增加而降低,可提取腐殖质中胡敏酸的比例差异不显著。施用生物质炭使土壤胡敏酸的色调系数下降、相对色度提高,H与C物质的量比和O与C物质的量比降低,高温放热与中温放热比值和高温失重与中温失重比值上升,施用生物质炭促使黑土胡敏酸的分子缩合度升高,氧化度下降,热稳定性提高,使胡敏酸分子结构复杂化,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地测算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以及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粮食产销平衡区甘肃省14个地级市(含2个自治州)为研究区,将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划分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两大类,综合运用负外部效益测算方法,测算研究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运用GeoDa和ArcGIS 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为271.41亿元,其中耕地非粮化粮食安全负外部效益占79.25%,耕地非粮化生态环境负外部效益占20.75%。(2)研究区不同城市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差异较大,酒泉市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最高,为56.68亿元,嘉峪关市最低,为1.04亿元,两者相差56倍。(3)研究区单位面积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较接近的城市呈集中分布态势,其中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高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4)研究区耕地非粮化粮食安全负外部效益和耕地非粮化生态环境负外部效益的空间分异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