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亲本抗病与不抗病以及他们的分离后代的抗白粉病和感白粉病植株为材料,对其光合转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本还是后代,抗病植株旗叶的光合性能高于感病植株旗叶,其中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其余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发现感病植株旗叶的蒸腾速率(Evap)比抗病性植株的高;从亲本和分离后代水平来看,亲本感病材料(SY95-71)与抗病材料(7034)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等要低于分离后代,并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荧光参数则高于后代,但是统计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从最初的细胞鉴定及组织内基因表达上升到对整个蛋白组水平的研究,其中过程涉及对蛋白质的翻译修饰、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充分表现出蛋白质功能层次特点。通过利用生物质谱技术能够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支持,在将质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相联系后,可以更深层次地探索生命系统分子本质,为生命科学研究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本研究从分析生物质谱技术的原理出发,说明生物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