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1910年)化肥进入我国,拉开了我国应用化肥的序幕.1952年,青海省开始引进化肥.化肥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我省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农业的突破和飞速发展,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促进经济建设稳步前进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青海省蔬菜施肥现状及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蔬菜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蔬菜生产区的大通、湟中和乐都三个典型蔬菜生产县(区)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不同蔬菜之间肥料投入差异很大,且不同蔬菜肥料投入中有机养分和化学养分投入比例不同。据统计蔬菜氮(N)磷(P2O5)钾(K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388、338和1052kg/hm2。针对蔬菜施肥中存在的用量偏高、用量不均衡及施用方法不当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施肥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境内山高沟深,地势高寒,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区海拔一般在1650-3700米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立体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我省海西地区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效果,制定适于青海省海西地区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措施,探索适宜青海高原高寒低温低湿条件下秸秆腐熟技术,大力推进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稳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我省自2010年开始在海西地区实施秸秆腐熟还田技术,通过小麦、马铃薯等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的实施。减轻了项目区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层结构的破坏,加快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理化性状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摸清青海春小麦施肥现状,指导科学施肥。[方法]2010-2011年开展农户施肥习惯的访谈问卷调查。[结果]西宁海东地区、海南地区和柴达木绿洲农业区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为4 198.0、5 457.4和6 361.6 kg/hm~2,全省平均产量为4 869.6 kg/hm~2;小麦氮肥(N)投入量为137~225 kg/hm~2,磷肥(P_2O_5)130~161 kg/hm~2,钾肥(K2O)0~24 kg/hm~2,;当前小麦施肥中,氮肥、磷肥施肥量不足与过量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农户施用肥料品种较为单一,基肥以磷酸二铵、尿素和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尿素为主。[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省小麦生产中的肥料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肥料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化肥市场逐渐开放,肥料生产、销售、推广出现空前活跃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学习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经验,提高青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加快青海省测七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步伐。2006年10月18日至30日由省农牧厅副厅长陈世庆带队,一行十人赴河南、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10.
民和县联合乡上宣村现有8个农业合作社、175户、1070人、320个劳动力,其中男劳力152人,女劳力198人;耕地2440亩,人均占有2.37亩:集雨窖320眼.海拔2000-2400米,年均气温7.1℃,年均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总辐射量125-185千卡/平方厘米,气温日较差13.1℃左右,无霜期184天,年降水量300毫米,年蒸发量1682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