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皖稻199单产650kg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水稻产量结构诸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特别是在高产水平下,一个因素的变化,总会引起其他因素不同程度的变化。只有正确处理好各因素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控,使之乘积最大,才能实现高产更高产。本文详细介绍了望江县鸦滩镇水稻丰产工程项目区双季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秧龄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秧龄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多年多点研究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栽后分蘖增长速度渐缓,增长的时间缩短,高峰苗提旱;随着秧龄的延长及基本苗增多,水稻有效分蘖期提前,有效穗也随之减少;随着秧龄的延长,单产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在稀播条件下,早稻45d左右、中稻50d左右、双晚35d左右的秧龄最有利进一步提高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望江县双季稻"粮丰工程"实施成果的回顾,总结得出农业科技应用是粮食丰产的原动力的结论,并就"十二五"粮丰工程"实施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概述了望江县实施“粮食丰产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技术措施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沿江双季稻区早、晚稻不同品种搭配栽培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水稻品种的衔接试验,从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以早稻迟熟品种搭配双晚迟熟品种的高产高效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