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水稻产量与其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目的]以有代表性的44块田作为样本点,采集影响水稻产量的有关性状,并分为产量相关性状组和农艺性状组,系统运用简单相关、复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组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其中与穗数和穗粒数的相关性较强;产量与农艺性状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农艺性状组可通过产量相关性状组间接作用于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二次枝梗数越多,倒1叶长度越短,产量也越高。[结论]实际生产中,同时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夺取高产、超高产的根本途径,但在高产水平上实现更高产,关键要在足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  相似文献   
2.
稻米产业是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优质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品牌营销“三提升”发展建议,以期提高地产优质稻米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苏州优质稻米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稻精确管理技术。[方法]对基于决策系统的水稻精确管理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应用。[结果]精确方案水稻茎蘖数在灌浆期前高于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不同方案叶龄相差不大;精确方案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方案,平均产量达9.75 t/hm~2,较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分别高0.28和0.82 t/hm~2,增幅分别为2.96%和9.19%;就产量结构而言,精确方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总穗粒数(穗数×穗粒数)。[结论]水稻精确管理技术能够达到节本增效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苏州市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高水平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头等大事。深挖小麦单产潜能,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对于粮食稳产保供意义重大。为此,2022—2023年,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契机,在全市组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竞赛,聚焦前茬水稻腾茬晚,小麦播种期普遍偏迟以及秋播质量不高等关键问题,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等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升小麦单产水平,取得积极成效。示范方平均产量547.8 kg/667 m2,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0%以上,昆山陆家示范方最高产量达到641.1 kg/667 m2,创造了江南高产新纪录。本研究简单分析了苏州稻茬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重点总结介绍苏州市2022—2023年组织开展的稻茬小麦高产攻关竞赛的实践与成效进行,以进一步探索明确苏州小麦高产技术路线,加速小麦高产技术推广,全面提升小麦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太湖稻区最佳的施肥量,本研究以南粳46为材料,设置 4个肥料用量处理,分别是农民习惯施肥亩施纯氮20.0 kg和机插缓混一次施肥亩施纯氮18.0 kg、16.5 kg、15.0 kg 3个施肥量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习惯施肥,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随着肥料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亩施含纯氮16.5 kg的缓混肥可以在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