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一、免耕麦田杂草发生和危害情况三麦免耕栽培技术,是江苏省三麦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4年全省200多万亩,1985年950多万亩,1986年发展到1618万亩(包括免、少耕)。但免耕麦田的草害发生普遍,特别是连续免耕麦田危害严重。据调查,危害麦田的杂草有72科390多种,其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研究在免耕条件下小麦合理经济施肥技术,以提高肥料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方法和经过 试验于1984~1986年分别在无锡县农科所和南京燕子矶乡进行。供试品种为扬麦4号小麦,分设两种施肥水平,即每亩总施纯氮12.5公斤和17.5公斤,其中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4:6。另设亩施氮12.5公斤全施有机肥和全施化肥,以不施肥作对照。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一律为6:4。追肥方式分三种:(1)苗肥0 返青肥10% 拔节肥30%;(2)苗肥15% 返青肥10% 拔节肥15%;(3)苗肥30% 返青肥10% 拔节肥0。共13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0.03亩,采用板茬劈沟条播和机条播。  相似文献   
3.
小麦粒重分布特性及争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穗粒重分布具有两维特性,即以穗轴为中心呈纺锤形分布,以小和同为中心呈宝塔形分布,大穗型与小穗型比较,粒重的增加以穗轴为中心略偏重于中下部小穗向上下左右均衡增加,以小穗轴为中心侧偏重于上部粒位结实粒数的增加,就平均千粒重来说,大穗型的反而低于小穗型的,但相同粒位比较,则大穗型的粒重比小穗型的高,丰产田的平均千粒重往往低于低产田的原因,就在于大穗型劣势粒位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喷施化学制剂对小麦增产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成产量的三因素中,单位面积内穗数和粒重,因受环境条件和品种遗传性的制约,年度间的变幅较大,虽能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有限。而穗粒数则不同,单位面积内大、小穗之间差异、一穗中小花数与结实粒数的比例,变化较大。因此,提高结实粒数,适当增加粒  相似文献   
5.
南方麦区自60年代就开始试行免耕法种麦,由于免耕方法和配套措施未跟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70年代后期发展很快。江苏省1986年少(免)耕麦田面积达1600多万亩,占三麦播种面积的38%,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几年来,我们研究了少(免)耕麦生育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供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6.
小麦开花特性与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穗上开花顺序和开花概率分布以穗轴中部为中心呈离心规律分布,结实概率分布与开花概率分布密切相关,趋势一致。这种概率的大小和分布反映了增粒潜力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也是小穗和小花结实性的优势与劣势的划分标准。增加粒数的调控序列为:促进幼穗的小穗分化,防止小花退化,力争多开花,提高开花结实率。促进多花多粒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性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