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加工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及毒原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2年,通过播期、品种试验及毒原的分子检测对石河子地区加工番茄病毒病进行研究.对不同播期加工番茄病毒病的调查表明:晚播(5月20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高达67.94%和43.47,高于早播(4月5日)和适播(4月25日);对15个加工番茄品种发病情况调查并对病情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里格87-5'、‘石番15'、‘屯河34'、‘石番18'4个品种田间发病较重;‘新番9'、‘新番4*、‘Q027'、‘石番3'4个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对400份田间病样5种病毒的分子检测表明,田间发病主要以ToMV与另2种病毒(CMV+PVY、CMV+ BB-WV、PVY+ BBWV)的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做出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技术,分别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16S-23S rRNA间区及tuf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表现丛枝病症状的苦豆子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约1.2、0.3和0.8 kb特异片段.将所得片段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SAWB)上述3序列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V-B)的枣疯病植原体(JWB)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