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洪宇  吴见亮  唐启发 《农技服务》2016,(4):217-218,230
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调控管理工作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发【2014】9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调控管理工作的补充通知》(黔东南府办发【2014】29号),榕江县木材采伐计划在上一年度基础上减至50%。本文通过分析调减木材指标对榕江榕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初步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法提取红松松子壳多糖(PPSP),分离纯化得到两种主要成分PPSP2-2和PPSP3-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所含单糖种类及比例,PPSP2-2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Man∶Rha∶GlcA∶GalA∶Glc∶Gal∶Xyl∶Ara∶Fuc=7.2∶12.2∶3.6∶11.8∶11.0∶20.2∶10.5∶18.4∶5.1;PPSP3-1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Man∶Rha∶GlcA∶GalA∶Glc∶Gal∶Xyl∶Ara∶Fuc=4.6∶5.6∶2.9∶44.9∶23.8∶9.1∶2.5∶5.2∶1.3。通过红外检测法确定PPSP2-2是以吡喃糖的酸性糖形式存在,结构中存在α构型糖苷键,确定PPSP3-1是酸性糖,并且存在吡喃糖。  相似文献   
3.
从林蛙皮肤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具有诸多生物活性。以鲜活林蛙为试验材料,剥离皮肤,采用酶解法提取小分子活性多肽,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林蛙皮多肽的紫外特征吸收峰位于220 nm处,280 nm附近吸收峰较小;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90~1 000 u,并且在250~540 u的分布最多,占37.47%;该混合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尤其是抗菌肽和凋亡调控蛋白;在不同p H值缓冲溶液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抑菌试验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证明制备的小分子混合多肽有望成为新的制剂原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