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松桃黄壤性土壤为主,采用种植密度和肥料品种双因子试验组合设计方案种植旱地绿肥蚕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肥料品种蚕豆的最高产量及最佳经济效益表现。试验结果表明,蚕豆鲜草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不同肥料品种蚕豆产量也不尽相同。密度为10.5万株/hm2处理鲜草产量为28 035 kg/hm2,比9.0万、7.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加26.20%和42.31%。施用复合肥蚕豆鲜草产量最高达27 745 kg/hm2,比施磷肥提高21.64%,比不施肥提高43.05%。从蚕豆鲜草折合经济效益来看,在中等肥力的条件下,密度10.5万株/hm2和不施肥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民稀土对花生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氮钾不同施肥时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坝薯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期和施用比例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按尿素的总施用量,基肥、苗肥各占40%,现蕾期占20%;钾肥基肥占60%,苗肥和现蕾肥各占20%的效果最佳,单产可达24 480 kg/hm~2。在农业生产中,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安排各时期的施用比例,使马铃薯稳健生长,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区间值带符号模糊测度的Choquet积分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计算关于区间值带符号模糊测度的Choquet积分值,并通过一种进化算法——人工鱼群算法(AFSA)确定了模型的参数。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分组计算、易于结合特定问题等诸多优点。数值试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确定模型参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黔花生二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花生二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桃黄壤土种植,净作以13.5万窝/hm~2(27万株/hm~2)为最佳密度,其次是15万窝/hm~2 (30万株/hm~2),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质地和耕作水平,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以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马铃薯"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桃县长兴镇马铃薯配方肥中最佳肥料组合为N180 kg/hm~2:P_2O_5120 kg/hm~2:K_2O 360 kg/hm~2或N 180 kg/hm~2:P_2O_5 60 kg/hm~2:K_2O 360 kg/hm~2。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料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桃县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临奥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对玉米产量构成影响最大的是氮肥,不施氮肥处理区比氮磷钾肥处理区减产50.47%,不施磷肥处理区减产26.62%,不施钾肥处理区减产10.96%.肥料利用率氮磷钾肥分别是52.79%、18.71%、11.17%,在试验区域内决定玉米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是氮肥,其次是磷、钾肥.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黔花生二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松桃黄壤土类中等肥力种植黔花生二号最高产量时的肥料配方为:N 121.5 kg/hm~2、P_2O_572~75 kg/hm~2;K_2O112.5 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用量配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同时对水稻经济性状变化、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96.181 9 9.332 9x1 13.506x2 3.431 3x3,得出了T优300杂稻最佳的施肥方案是N2P2K2,即667m2用尿素21.7 kg,钙镁磷肥50 kg,氯化钾16.7kg.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松桃县盛产红薯的自然优势,把当地红薯产业做大做强,根据土壤样本的测试结果,结合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从目标产量法角度出发,对泥质土壤氮、钾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对红薯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质土壤氮钾分期施肥为好,其中,氮肥按基肥60%、苗肥25%和现蕾肥15%的比例,钾肥按基肥80%和现蕾肥20%的比例进行施用最佳,能显著提高肥料效应.产量最高的是处理3(为2 401.2 kg/667m2),其次是处理2(为2178.8 kg/667m2),第三位是处理5(为2 066.22 kg/667m2),前三位的产量分别比产量最低的处理7(为1 725.3 kg/667m2)新增鲜薯675.89 kg/667m2、453.56kg/667m2和340.91 kg/667m2,分别增产39.17%、26.29%和1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