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从论述研究区耕地环境特点入手,介绍了研究区耕地整理的主要措施,详细地分析了耕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南方裸露岩溶峰丛洼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情况下,进行耕地整理是改善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途径.耕地整理能显著增加峰丛洼地地区有效耕地面积,使研究区有效耕地面积增加10.18hm2,增幅达46%;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8.17%,有效N、P、K含量平均增幅均超过80%,有效Cu、Zn含量平均为整理前的2.87倍;减少水土流失,整理后地表径流深度与土壤侵蚀模数均下降70.68%;降低以NO3-、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降幅约40%;改善小气候并使区域耕地景观更富多样性,耕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南岩溶地区灰岩风化成土速度慢,石灰土土层浅薄,理化性质分异不明显,但在岩溶动力系统的作用下,石灰土对环境变化有着同样的敏感性,而土壤水恰能反映石灰土的这种敏感性。所以,对石灰土-土壤剖面化学组成的研究应同时将土壤和土壤水加以考虑。为阐述岩溶区石灰土及其土壤水化学组成在剖面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地质、环境意义,以及这两个载体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对广西桂林会仙试验基地的石灰土壤剖面及其土壤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石灰土物理化学性质尚未产生分层分异,成壤改造进行缓慢,土壤成熟度低 土壤水化学组成垂直变异系数远远大于土壤,岩溶作用、生命活动、降水等多变因素对土壤水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土壤元素分布呈现出和土壤水相同的整体性质。即洼地土壤和土壤水的Ca、Mg含量较坡地低,而K、Na、Fe、Zn、Mn、Cu、B等含量较坡地高,这是地貌条件控制下元素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08年西昌市降水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西昌市季节、年降水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西昌市中短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8年来西昌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300mm/10年;各季节有增有减,春、秋季变幅较大,春季增幅为5.711mm/10年,秋季降幅为-9.635mm/10年;夏、冬季节波动不大。季节、年降水量存在着多重时间尺度下的周期变化特征,多重时间周期尺度相互嵌套,春季的主要振荡周期为4和35年,夏季为3、15和42年,秋季为3、7、11和18年,冬季为4和15年,年降水量为3、7、15和22年。不同时间尺度,具体年份对应的相位不同,降水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