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该文介绍了柯桥区会稽粮农专业合作社开展肥药减量控污的成效、主要做法和主要技术,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建立服务农民档案库、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技术试验示范3个方面总结了水稻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体系集成及应用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行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浸种对稻种安全性及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1 000~4 000倍液浸种72 h,对种子破胸露白率和发芽率没有表现抑制现象,对水稻安全。分蘖期和拔节期均未查到恶苗病,表明其对早稻恶苗病有良好的防效。从经济、有效的角度看,在生产上推荐3 000~4 000倍液浸种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标准农田土壤pH现状。[方法]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52个土壤采样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该镇标准农田土壤pH平均值为4.96,属酸性,中性(6.5~7.5)的样本仅1个,占总调查样本数的1.92%,占总标准农田面积的1.78%;25.01%二等3级、8.27%二等4级田标准农田土壤处于中性或微酸性水平(5.5~7.5),三等田全部为酸性或强酸性(〈5.5)土壤。[结论]建议采取施石灰、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控制晚稻穗颈瘟病情指数的效果:1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稻清)为961%,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为904%,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为762%,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为983%;防病增产率分别为314%,268%,222%和302%。吡唑·醚菌酯和三环唑可以作为预防水稻穗颈瘟的首选药剂,其次是肟菌·戊唑醇,如选用苯甲·嘧菌酯,宜适当增加用药量。  相似文献   
6.
进行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对稻种发芽率影响及预防恶苗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72 h,其发芽率高于清水浸种处理,但发芽速度呈缓慢趋势,对发芽的安全性基本没有影响,且浸种时间缩短,发芽安全性更高。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24 h对恶苗病的防效不够理想,不宜推荐;浸种30、48、72 h均能有效控制恶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农民思想及文化素质现状的基础上,从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2个方面总结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