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病为雏鹅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为球形,无囊膜,直径为76-86nm大小的颗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鹅呼肠孤病毒。能在发育良好的鹅胚等禽胚内复制,致死胚胎,并具有特征性病变。患病雏鹅以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为特征性的大体病理变化和显微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常由雏番鸭细小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引起的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自1985年以来,在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江苏、山东等省先后发生流行,对养番鸭业危害极大。1988年国内一些学者进行番鸭细小病毒分离与防治研究。法国学者报道了1989年在法国两个地区爆发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并从病群中分离到NX3和GM两个毒株进行部分特性的研究,数年来,在流行的疫区应用小鹅瘟免疫血清和活疫苗进行免疫有保护率。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91年从患病雏番鸭分离到一株病毒(代号为M91),进行与GPV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为本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1976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已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除存在病毒差异性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雏鸡母源抗体的水平了解不够。作者用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夹心阻断ELISA及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平行检测血清抗法氏囊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4.
2000年7月上旬,我县某鸡场饲养的4500只蛋鸡发病死亡558只,死亡率达12.4%,经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非典型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许多新养鹅户为了加速雏鹅、仔鹅的生长,尽快尽早让鹅长大,希望获得更高经济利益,采用肉鸡饲料或蛋鸡料喂雏、仔鹅,而不懂得鹅属于草食禽,以草料、纤维为主的饲养方式,使雏鹅或仔鹅发生痛风病,引起生长不良,较多死亡。  相似文献   
6.
嗜水气单胞杆菌是引起多种水生动物感染的细菌性传染病,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肠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性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工养殖甲鱼的迅速发展,由于养殖的数量和密度大,各地甲鱼养殖场因气单胞杆菌感染而引起甲鱼发病、流行和大面积死亡。2002年5月份,扬州有几个甲鱼养殖户饲养的甲鱼暴发了此病,诊治如下。  相似文献   
7.
鹅浆膜炎是近数年来在我国鹅群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又称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0周龄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患鹅常出现眼和鼻分泌物增多、拉稀、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等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包膜炎、气囊炎、纤维素性脑膜炎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等为特征。死亡率为10%~80%,甚至可高达90%以上。耐过的鹅生长迟缓、增重减慢。由于本病常常导致大批雏鹅、幼鹅发病、  相似文献   
8.
1997年扬州大学牧医学院王永坤教授等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教授等分别在江苏省和广东省发现一种新的鹅病毒性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  相似文献   
9.
鹅群免疫程序及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 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10.
1 疫病流行情况从 2 0 0 0年 3月起 ,在江苏省金湖县陆续发现鹅流行一种死亡率极高、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病日龄最小的 12日龄 ,也有 15 0日龄以上的成年种鹅。日龄越小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有 2 90群约 843 70多只鹅发病。死亡数达到 2 13 60多只 ,平均死亡率达 2 5 3 %。此外 ,与患鹅同时饲养的鸡也有感染发病及死亡发生。2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鹅精神萎顿 ,行走无力 ,常蹲地不愿行走 ,少食。病鹅常伴有甩头 ,咳嗽 ,口淌粘液等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灰白色的稀粪 ,随后稀粪中带有暗红色物质 ,后期变成水样绿色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