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顺应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生猪生产质与量的需求,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生猪个体快速识别系统.系统以8位CMOS单片机AT89C2051、读写芯片MFRC522、标签芯片I·CODE SLILabel IC SL2 ICS20(简称I·CODE2)作为核心硬件,实现了对猪的个体识别和信息追踪.该系统简单,便于实现,有较高的可靠性,可应用于大规模养猪场,有助于养殖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
海鞘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污损生物, 其在幼虫期可以通过头部前端的乳突结构快速并暂时性的附着于水下基质表面, 之后相继发育出壶腹、黏附突起、匍匐枝等特异性黏附器官, 实现成体的永久性黏附.从生物学角度看, 这些特化的器官及其涉及的复杂黏附与调控机制给海洋生物污损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从材料学角度上看, 海鞘黏附机制为水凝胶或高效防污表面等新型仿生材料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全面综述了海鞘幼体和成体两个阶段的黏附特征和机制, 以及海鞘生物污损防控与仿生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并针对海鞘生物黏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从黏附组织器官的研究拓展、黏附蛋白质的鉴定与分析、特异性抗海鞘黏附材料设计、基于分子层面的海鞘黏附仿生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旨在为抗污损及仿生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