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7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静水释放和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溶解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高分子缓释微肥(SRMF)中氮、磷、硫、铁、锰、铜、锌等营养元素释放特征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养分释放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溶解度对各营养元素的释放影响显著,相同时间内高溶解度高分子缓释微肥的营养元素累积释放率始终大于低溶解度高分子缓释微肥,对高溶解度和低溶解度高分子缓释微肥养分释放模式描述最好的方程分别是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叶诺维奇方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能促进磷、硫、铁、锰、铜、锌的释放,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磷、硫、铁、锰、铜、锌的累积释放率也增大,而氮的累积释放率则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为60%、80%和40%的土壤。高分子缓释微肥在含水量为40%、60%和80%的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模式最佳描述方程分别为抛物线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叶诺维奇方程。  相似文献   
2.
控释肥残膜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控释肥树脂残膜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采用小麦池栽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树脂残膜对土壤有关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树脂残膜使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相对增加了19.01%~62.87%和17.03%~132.39%,土壤脲酶、转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7.39%~85.71%、31.77%~158.40%、35.14%~189.47%,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施肥处理(施肥不施残膜和施肥施残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但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控释肥树脂残膜施用量在90~360g/m2 范围内,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有关土壤酶活性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活化腐植酸肥料的颗粒形态和用量对苹果幼树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通过苹果幼树盆栽试验,共设计了 8个处理,包括不施肥(CK)、普通习惯施肥(CCF)、100%施用量的大颗粒活化腐植酸肥(SAF1)、80%施用量的大颗粒活化腐植酸肥(SAF2)、50%施用量的大颗粒活化腐植酸肥(SAF3)、100%施用量的粉末状活化腐植酸肥(PAF1)、80%施用量的粉末状活化腐植酸肥(PAF2)、50%施用量的粉末状活化腐植酸肥(PAF3)。考察了不同处理苹果幼树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生物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的速效养分等。结果表明,与 CCF处理相比,SAF1、SAF2和 PAF1处理的株高、茎粗、新梢长度、干物重、光合强度和土壤的速效养分显著增加,SAF3和 PAF3处理的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植株干重、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差异不显著。此外,SAF1处理的氮、磷和钾养分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0.7%、20.6%和46.2%,相比 PAF1处理分别提高了12.7%、32%和38.7%。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条件下,SAF2处理促进苹果幼树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且显著优于普通肥料。因此,大颗粒活化腐植酸肥料在肥料减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苹果幼树生长和增加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显著,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高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因此,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探讨了基于导师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一是要构建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二是应健全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培养机制,三是要明确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工作职责,四是应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培养,五是建立研究生的考核及奖励机制。基于导师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了导师团队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太湖地区直湖港小流域水蜜桃园土壤肥力状况,指导科学施肥,以直湖港小流域内4个乡镇为研究区域,采集该地区典型水蜜桃园土壤样本,对其主要物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直湖港小流域水蜜桃园耕层土壤酸化严重,88.0%的地块pH值介于3.4~5.4,其中33.7%的地块呈强酸性;(2)耕层土壤电导率平均值为317.6 μS·cm-1,变异系数63.4%,其中11.7%超过了作物生育障碍的临界点;(3)该地区粘粒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有逐渐增加的趋势,66.7%的耕层土壤为粉质壤土,20~60 cm土壤质地偏粘,影响水分下渗和桃树根系下扎;(4)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高,平均分别为37.7、2.5、0.6、0.3、0.6 g·kg-1,上述指标分别有40.7%、75.8%、13.7%、92.3%和90.4%的地块高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的标准中很丰富的最高级别。研发并施用水蜜桃专用控释复合肥,合理配施有机肥料并适当增加施肥深度,可以保证太湖地区直湖港小流域水蜜桃园节肥高效稳产,减缓土壤酸化和周边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控释尿素和黄腐酸均已被证实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与黄腐酸配合施用进一步提升肥料效益的效果。  【方法】  在山东济南粘质水稻土上进行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不施氮 (CK)、普通尿素 (U)、控释尿素 (CR-U)、控释尿素减量40% (60% CR-U)、控释尿素配施黄腐酸 (CR-U+F) 和控释尿素减量40%配施黄腐酸 (60% CR-U+F) 6个处理。于水稻和小麦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抽穗期和完熟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植株叶片光合特性、氮素吸收量和籽粒产量,以及土壤pH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  【结果】  1) 在水稻季和小麦季,CR-U处理较U处理显著增产10.5%和9.8%,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4.8%和42.0%,农学效率提升了52.2%和47.1%,周年经济效益增加2804元/hm2。2) CR-U+F处理较CR-U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增加7.3%,氮素利用率显著提高32.5%;在小麦季产量显著增加4.4%,氮素利用率显著提高18.3%。60% CR-U+F处理较60% CR-U处理显著提高小麦产量5.0%,但对于水稻无显著增产作用。3) 周年经济效益方面,CR-U+F处理较CR-U处理增收2337元/hm2;60% CR-U+F处理较60% CR-U处理增收1823元/hm2,较U处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547元/hm2。  【结论】  综合稻麦轮作系统周年数据,控释尿素显著提高稻麦关键生育期的叶片光合速率,黄腐酸降低了作物蒸腾速率,提高作物对氮素的利用率。控释尿素与黄腐酸配施后二者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大幅提升稻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养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性质及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池栽模拟大田轮作条件下,通过向土壤中一次性施入大量树脂控释肥残膜,探讨长期施用控释肥后残留在土壤中的树脂膜壳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冬小麦、夏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期内,控释肥树脂残膜量在90~360g/m2时,残膜对粉壤土和砂壤土的容重、总孔隙度以及pH和EC等理化性状不会造成影响;残膜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未表现出现显著性影响;控释肥树脂残膜用量在90~360g/m2范围内时,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的粗蛋白、粗灰分、还原型Vc等主要品质指标以及产量均无显著性变化,其籽粒中全氮、全磷、全钾以及中微量元素含量也无显著性变化,但砂壤土中的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显著增加,残膜施入量为90,180,360g/m2时,淀粉含量分别相对增加23.83%,41.73%,23.17%。  相似文献   
8.
【目的】施用小分子有机酸钾是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研究了3种小分子有机酸钾在不同浓度下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促进水稻增产及研发新型肥料增效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种子‘临稻21’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试验和水培试验。以不含钾盐处理为空白对照 (CK),供试钾盐包括硫酸钾 (IOS)、甲酸钾 (OSA)、乙酸钾 (OSB) 和丙酸钾 (OSC),设两个K+浓度分别为0.25和0.50 mmol/L。将种子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至两叶一心时,转入含有不同浓度钾盐的营养液中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25℃恒温处理,至水稻幼苗长到四叶一心时,测定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光合特性。【结果】1) 小分子有机酸钾促进了水稻种子提早萌发,培养48 h后,当K+浓度为0.25 mmol/L时,OSA-1和OSB-1较IOS-1水稻发芽率显著提高35.6%和37.8%;当K+浓度为0.50 mmol/L时,OSA-2和OSB-2较IOS-2水稻发芽率显著提高34.0%和27.7%;2) 与IOS相比,OSA-1、OSA-2和OSB-1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叶片的宽度和鲜重的提高,并使水稻幼苗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提升;3) 与IOS处理相比,OSC处理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OSA和OSB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净光合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4) 施用小分子有机酸钾能够提高水稻幼苗根系活力,进而促进了水稻幼苗对钾素的吸收,OSA-2和OSB-2处理幼苗全钾含量较IOS-2显著提高19.6%和28.3%。【结论】与硫酸钾相比,甲酸钾、乙酸钾和丙酸钾3种小分子有机酸钾处理可促进水稻种子提前萌发,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光合效率的提高以及对钾素的吸收,以0.25 mmol/L甲酸钾 (OSA) 的促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脲甲醛的养分控释特性与反应因素的响应关系及其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生长的影响,为脲甲醛精准合成和科学施用提供依据。采用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设计建立了缓释有效氮、活性系数与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响应模型,并应用盆栽试验探究了模型优化脲甲醛产品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脲甲醛肥料缓释有效氮和活性系数主要受尿素甲醛摩尔比影响,其次是反应时间。(2)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脲甲醛缓释有效氮和活性系数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缓释有效氮P0.05,活性系数P0.01),最终确定了具有最高AI且缓释有效氮最大的脲甲醛合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U/F为1.48,反应温度为45.26℃,反应时间1.71h,在此条件下缓释有效氮可达12.63%,活性系数67.86%。(3)与等量尿素处理相比,优化脲甲醛产品与尿素7∶3掺混显著增加油菜产量23.93%~24.50%,单施全量脲甲醛产量差异不显著;减氮20%条件下,与全量尿素施肥处理比较,优化脲甲醛和尿素掺混处理显著提高油菜产量8.38%。本试验条件下,根据响应模型优化合成的脲甲醛和尿素掺混施用可满足油菜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以小油菜为试材,研究了高低2种不同溶解度的高分子缓/控释肥对盆栽小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下溶解度为45%的高分子缓/控释肥能够有效提高小油菜产量,溶解度为21%的高分子肥效果不如普通化学肥料;高溶解度和低溶解度的高分子缓/控释肥可有效提高小油菜品质,较普通肥相比可降低硝酸盐含量3.0~4.8倍,提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