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国内外对废弃木材分类与再利用的情况。并针对目前废弃木材分类与再利用现状,提出基于固碳减排理念的废弃木质材料多级循环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木质碎料道路铺装的定义及其应用情况,综述了日本对木质碎料道路铺装材料组成、性能评价方法、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木质碎料道路铺装生态效益,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以期为我国木质碎料道路铺装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环氧树脂为胶结材料、不同类型的砂和木质碎料作为集料,利用平板振捣器,采用振实法制备了树脂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分析环氧树脂用量、木质碎料用量以及砂类型对树脂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的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的最大抗压、抗折强度分别可达5.74和17.16 MPa;在相同胶集比下,试件强度随着木质碎料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在相同木砂比下,试件强度随着树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木质碎料减少和树脂含量的增加,使用不同种类的砂制备的试件力学强度逐渐增加,但增长速率变小;在相同配比的情况下,河砂配制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高于标准砂配制试件的22%和12%;试件在抗折试验中出现斜裂缝,且一侧为翘起变形的拔出形破坏形态。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木砂比为试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配比中木砂质量比为1∶3(采用河砂)、胶集比[树脂质量/(木屑+砂)的总质量]为0.3。试验表明利用木质碎料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切实可行的,为废弃木材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为木质碎料与树脂形成树脂基木质碎料道路铺装材料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木质素掺量对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改善作用的影响规律,以不同木质素掺入量(0%,3%,6%,9%,12%,15%,质量分数)制备沥青试样。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及高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经过短期老化前后的沥青试样进行三大指标及高温流变性能分析,采用残留针入度比(RPA)、软化点增量(SPI)、延度保留率(DRR)复数剪切模量老化指数(G*AI)及相位角老化指数(δAI)对木质素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针入度与相位角δ减小、软化点与复数剪切模量G*升高,表明高温稳定性得到很大改善;延度则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不超过12%时低温性能仍优于基质沥青且满足现行施工要求。车辙因子G*/sinδ变化规律表明木质素掺量超过6%后,沥青高温性能可提升一个等级。经过对比分析沥青各抗老化性能评价指标后发现,木质素的掺加能够延缓基质沥青短期热老化,采用相位角老化指数(δAI)作为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水泥、砂、废弃木屑为原材料,采用马歇尔击实成型及静压成型法,制备用于道路铺装的水泥基木质复合材料,研究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耐水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在28 d养护条件下,水灰比为0.8、集灰比为0.5时,复合材料试件最大抗压强度可达6.78 MPa,最大劈裂抗拉强度可达1.33 MPa;经过15次干湿循环后,该材料的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仍可达到原始强度的90%以上;由此说明水泥基木质复合材料总体性能满足人行步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木质碎料、砂以及水泥为原料,采用振捣工艺制备了水泥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试件抗折强度在1.5 MPa左右,抗压强度大于3.5 MPa;经过20次干湿循环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仍达28 d标准养护条件下试件力学强度的80%以上,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许多的岩质边坡,工程防护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而植被护坡既缺少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又忽略边坡防护效果。客土喷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比分析客土喷播的护坡机理,详细地介绍基材及其要求,对其施工工艺等方面也做了全面阐述,对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推动客土喷播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促进客土喷播理论和技术上都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短期老化对木质素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常规性能实验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分析木质素对沥青短期老化前后性能的影响,结合热重曲线分析木质素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机理。结果表明:木质素的掺入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但对低温性能有负面影响需进行改善;老化后木质素改性沥青各性能指标的变化较基质沥青小,木质素提高了沥青抗老化性能,综合考虑12%为最佳掺量;因木质素自身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提高沥青热稳定性的同时,延缓了沥青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DSC法对试验用原材料进行了比热容测试获得了水泥、木屑以及砂的比热容分别为0.76、1.12、0.64J/(g·K),并根据热工原理推算了一种配合比水泥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的比热容。与普通C30混凝土进行室外温度变化规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具有较为显著的"热阻效应",作为道路铺装材料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