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以重庆市石柱县黄连中药材种植基地黄连叶片炭疽病病样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结合ITS、GADPH、CHS-1和ACT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引起重庆市石柱县黄连中药材种植基地黄连叶片炭疽病病原为博宁炭疽菌(Co...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辣椒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集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具有典型炭疽病症状的‘党武’辣椒叶片和果实,分离病原菌;采用单孢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结合ITS、GADPH、CHS-1和ACT多基因序列分析,明确病原菌的致病能力及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6种化学杀菌剂和6种生物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病原菌鉴定为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发现12种杀菌剂对C. scoville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5%(w)肟菌·戊唑醇WDG、10%(w)苯醚甲环唑WDG和250 g/L吡唑醚菌酯SC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254、0.731、0.745 mg/L。其次是200 g/L异硫氰酸烯丙酯SL、3%(w)中生菌素WP、10 g/L申嗪霉素SC、80 g/L宁南霉素AS、200 g/L异硫氰酸烯丙酯EW和10 g/L蛇床子素ME,EC50分别为1.238、1.307、1.711、2.929、3.175和2.191 mg/L。将10%(w)苯醚甲环唑W...  相似文献   
3.
4.
从贵州省湄潭县辣椒炭疽病发病地块采集健康辣椒根际土壤,分离得到芽孢杆菌,用稀释平板法获得2株具有明显拮抗的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出这2株芽孢杆菌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芽孢杆菌均可形成较为复杂的生物膜结构,均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嗜铁素和磷酸酯酶等生防相关酶。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均对辣椒炭疽病均具有明显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36. 59%、55. 61%。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然调查与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气温和光照对板栗雪片象Niphades castanea Chao成虫活动的影响,探明其在夏季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6月15日后,白天阴天时板栗雪片象成虫主要在树冠上活动,而白天晴天时则大多爬行到相对凉爽黑暗的地表躲藏,躲藏处的温度比非躲藏处地面温度平均低1.21℃;晴天时树冠虫口密度比阴天时减少97.55%,晴天地表虫口密度是阴天的30倍。根据该虫的夏季活动习性,可设置含有相对凉爽黑暗腔室的诱捕器具诱杀该虫,为生产提供一种绿色防控害虫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温、湿度对蝉棒束孢杀蚜活性的影响,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蝉棒束孢对蚜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培养的蝉棒束孢对蚜虫的死亡率无影响,对蚜虫的致死中时(LT_(50))无显著差异;在温度20~30℃范围内,蝉棒束孢对蚜虫均表现出较强毒力,在25℃时毒力最强;在温度25℃和相对湿度100%组合中,蝉棒束孢对蚜虫毒力最强,蚜虫致死中时(LT_(50))和死亡率均达到最显著水平,分别为4.36 d和80%。因此,温度、湿度对蝉棒束孢杀蚜虫活性有重要的影响,在温度、湿度的互作中,湿度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黄连(Coptis chinensis)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因其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等药用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行业[1]。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主产区之一,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60%[2,3]。黄连根茎一般在4~6年采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渐趋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害在栽培第2年即可发病,主要危害根茎部位,平均发病率达40%,严重地块高达80%~90%,甚至绝收[4],严重影响黄连的产  相似文献   
8.
月季灰霉病是贵阳市乌当区月季种植区发生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致病性测定,分离到1株引起该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PB2、HSP60、G3PDH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生长较好的培养基为PDA;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硝酸铵;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为6;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差异显著,其中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病原菌生长较好。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2℃10min。  相似文献   
9.
2013—2015年采集来自上海郊区8个区(崇明、金山、奉贤、松江、宝山、嘉定、青浦、浦东)的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spp.) 233株,其中对多菌灵敏感的菌株207株,占总菌株数的88. 84%;抗药性菌株26株,占总菌株数的11. 16%,且均为超高抗药菌株。从分布上看,除奉贤区尚未出现抗药性菌株外,金山和崇明的抗性菌株出现的平均频率较低,分别为4. 55%和8. 22%;其次是浦东和青浦,频率分别为10. 91%和12. 50%;松江、宝山和嘉定抗性菌株出现的平均频率较高,分别为20%、27. 27%和28. 5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013、2014、2015年上海郊区对多菌灵敏感的小麦赤霉病菌株的平均EC_(50)值依次为(0. 463 1±0. 033 7)μg/mL、(0. 251 6±0. 038 4)μg/mL、(0. 130 9±0. 013 8)μg/mL,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和2014年抗性菌株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10. 650 5±1. 413 7)μg/mL和(12. 303 4±0. 626 3)μg/mL,但2015年抗性菌株EC_(50)平均值达到(20. 530 1±1. 823 0)μg/mL,较前两年的抗性水平有明显的升高(达到高水平抗性)。2014和2015年上海郊区赤霉菌抗药性菌株出现的频率明显增高,分别达到了11. 61%和15. 38%。对来自同一病穗的不同分离菌的抗性检测结果表明,上海郊区分离的抗药菌株的抗性较高且具有群体遗传的稳定性。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发生频率的增高与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呈现出正相关性。建议加强麦类赤霉病菌抗药菌群发生动态的监测与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解淀粉芽孢杆菌MT323生防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T323菌株生防制剂的研发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法、二分隔平板法和不同指示培养基检测法相结合,研究MT323菌株的抑菌谱及生防机制。结果表明:MT323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石榴干腐病菌、黄连根腐病菌和高粱叶斑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86.3%、87.4%、97.5%、69.5%和76.7%;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VOCs)对以上5种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分别为48.1%、52.2%、6.2%、12.9%和6.4%;VOCs对烤烟幼苗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对烤烟叶长、叶宽、株高和根长的促生效果较对照(添加MS培养基培养)分别提高97.3%、54.0%、22.2%和48.1%;菌株MT323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可产生嗜铁素和磷酸酯酶等生防相关酶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