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评估不同种养密度和投喂频率对鱼菜共生系统中鲫鱼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建立温室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系统(鲫鱼+生菜),设置种植密度分别为28(A1)、42(A2)、56(A3)株·m-2;养殖密度分别为8(B1)、10(B2)、12(B3)kg·m-3;饲料投喂频率分别为1(C1)、2(C2)、3(C3)次·d-1,以明确鱼...  相似文献   
2.
鱼菜共生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种循环水种养模式,是基于自然生态循环理念为基础,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有机结合的复合型生产系统,该技术不仅是一种高效生产技术,而且也是绿色的生态型农业技术.鱼菜共生整个系统呈现立体状态,在同一空间、不同层次,高效产出2种产物,更符合现代农业集约高效的需求,随着该技术的日趋成熟,逐步向植物工厂、家庭园艺、城市景观及休闲农业中扩展和应用.针对鱼菜共生系统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鱼菜共生立体生产系统类型、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针对鱼菜共生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鱼菜共生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地区甘蓝生产的高效栽培措施尚未明确,不利于甘蓝产业向高效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发展。该研究以‘中甘15’为试验材料,以地膜光照透过率、起垄高度及移栽苗龄为试验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土壤综合环境指数和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光照透过率和移栽苗龄交互作用对土壤环境综合指数的影响显著(P<0.05),其他因素交互影响不显著。起垄高度与地膜光照透过率、地膜光照透过率和移栽苗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显著(P<0.05)。经响应曲面分析及多目标优化,当起垄高度为30 cm、地膜光照透过率为80%、苗龄为39 d时,土壤环境综合指数和甘蓝产量最优,土壤环境综合指数为7.79,甘蓝产量为86.51 t/hm2。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甘蓝产量、促进甘蓝产业标准化和机械高效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耐盐品种选育是改善次生盐渍化导致的菜心减产的措施之一,因此,对菜心耐盐品种进行筛选并明确其耐性机理。在对照及盐处理条件下,通过测定9个菜心品种的生长指标,初步比较品种间的耐盐性差异,并筛选出耐盐品种及敏盐品种。同时,比较在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品种及敏盐品种的光合特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组织化学染色、SOD、POD、CAT、APX活性、根系活力、地上部及地下部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初步阐明菜心的耐盐机理。对供试9个品种菜心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耐盐品种连州F1及盐敏感品种金秋红二号红;与对照(15 mmol/LCa(NO3)2)处理相比,在80 mmol/L Ca(NO3)2胁迫下连州F1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品种金秋红二号红;连州F1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O2、H2O2的含量在Ca(NO<...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蛋氨酸硒的不同施入方式对南瓜生长、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为大田南瓜的富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蛋氨酸硒为外源硒处理南瓜,分别采用不施硒(CK)、土壤施硒(T1)、叶面施硒(T2)以及土壤与叶面结合施硒(T3)的施硒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南瓜生长、光合、品质、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下的南瓜主蔓长、最大叶长、叶片数均显著高于CK,根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T1、T2、T3南瓜根系活力分别较CK提高97.30%、78.38%、145.95%,T2处理南瓜叶片的SPAD值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结果期分别较CK提高35.73%、26.08%、19.44%,不同施硒处理均可以提高南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其中T2、T3处理下南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CK。不同施硒处理可以增加土壤酶活性,T1、T2、T3处理下的脲酶活性均分别较CK提高34.65%、24.75%、28.71%。土壤纤维素酶活性T1处理和T3处理较CK提高23.65%、11.62%;土壤...  相似文献   
6.
李海俊  张莹  高富成  穆晓国  高虎  叶林 《核农学报》2023,(10):2052-2062
为探明宁夏菜心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本研究以种植1年菜心及其根际土壤为对照,测定连作3、6和9年菜心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变化以及菜心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结果表明,长期连作(连作9年)导致菜心土壤容重、电导率、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在连作9年时土壤容重达1.33 g·cm-3,与对照相比,电导率和全氮含量上升了34.21%和54.29%,速效钾含量升高了2.41倍;而pH值、总有机碳、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下降,连作9年时,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26.55%和26.07%。长期连作菜心根际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连作9年时最低,分别下降了55.43%、59.28%、33.73%、52.37%,而脲酶活性在连作6年土壤中最高。此外,长期连作改变了菜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细菌群落丰富度下降,多样性上升,而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下降。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菜心薹长、茎粗、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以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连作9年时分别较对照下降了39%、18%、26%、22%、28%、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