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测定了甲基硫菌灵、百菌清、腐霉利、戊唑醇、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对山核桃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上述7种杀菌剂抑制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百菌清>醚菌酯>啶酰菌胺。进一步研究表明,苯醚甲环唑对采自安徽和浙江两省从未使用过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150株山核桃干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43( ±0.11) μ g/mL,可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以后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山核桃花蕾蛆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sp.在浙江临安1年发生1代,4月上旬起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5月上中旬落地越夏越冬。在2005年危害期,选用喷雾和树干打孔滴药2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喷雾选用400 g.kg-1毒丝本乳油,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300 g.kg-1吡虫啉乳油和500 g.kg-1潜蝇灵粉剂,分别以1∶500,1∶800,1∶1000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树干上打孔滴药选用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和300 g.kg-1吡虫啉乳油,分别以1∶0,1∶1和1∶2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2种防治方法的试验效果,通过t检验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喷雾法试验效果明显高于打孔滴药法。喷雾试验的平均防效为94.80%,打孔滴药试验的平均防效仅为2.40%。图2表6参8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取食行为及其与寄主挥发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对于寄主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并对相应部位的挥发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室内取食试验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不同年龄的寄主植物枝条有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顺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野外取食调查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寄主植物树冠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枝条也存在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分别为:中层>上层>下层,南向>北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枝条挥发物成分差异很大,其中不同枝条挥发物中的α-蒎烯含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方向枝条α-蒎烯含量为:南向>北向。对比分析发现,松墨天牛喜欢取食的枝条往往α-蒎烯在挥发物中的含量较高,也含有更多的微量成分。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对松墨天牛取食行为扮演着积极促进的角色。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