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响应面法找出超声波提取神秘果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神秘果叶多酚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1.0 g神秘果叶粉末,在液料比30∶1(mL∶g)条件下,所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58%、超声波时间72 min、提取温度48℃,实测得率为6.84%,与预测值(6.82%)基本相符。神秘果叶多酚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呈现量效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51.81、13.40和28.91 mg/L,表明神秘果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际芽孢杆菌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根际芽孢杆菌及其复合菌剂对水稻根系的促生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筛出促生效果好的促生菌剂,研究其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解磷菌(Bacillus pumilus sp.,J)、溶磷菌(Bacillus megateriun sp.,R)、解钾菌(Bacillus subtilis sp.,K)菌悬液处理后,水稻幼苗胚根长分别比未添加菌液处理提高161.2%、157.9%、110.5%;在未灭菌的土壤中,解钾菌(K,LZP06)菌悬液处理对水稻根系生长有较好的促生效应,水稻幼苗根干质量比清水对照提高了65.3%;在灭菌土壤中,解钾菌+解磷菌[(K+J)s]、解钾菌+溶磷菌+解磷菌[(K+R+J)s]菌悬液处理对水稻有较好的促生效应,水稻幼苗根干质量比灭菌水对照分别显著提高57.8%、69.2%。综上,K(LZP06)菌悬液、复合菌悬液(K+J)s和(K+R+J)s对水稻促生效果较好,可作为微生物肥料生产的候选菌剂。  相似文献   
3.
施肥模式对菠萝产量及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菠萝(Ananas comosus)种植地土壤氧化亚氮(N2O)的排放特征,筛选出既高产又减少N2O排放的施肥方法。本试验以热带地区菠萝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减量单施化肥(INF)、无机肥+有机肥配施(INF+M)、无机肥+有机肥+缓控肥配施(INF+M+S)等5个处理,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菠萝整个生育期土壤的N2O排放特征进行监测,并分析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和铵态氮对N2O排放的影响及菠萝产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INF+M+S,INF+M和INF处理下的菠萝产量比NPK处理的分别增加16.77%、6.66%和6.53%,且INF+M+S显著高于NPK。整个菠萝生育期,N2O累积排放量和平均通量表现为NPK>INF>INF+M>INF+M+S>CK,且处理间差异显著;N2O排放强度依次为NPK>INF>INF+M>INF+M+S>CK,处理间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INF+M+S处理的排放系数也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NF+M+S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菠萝产量,降低菠萝整个生育期农田N2O的排放量与排放强度,可作为菠萝较优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